校长治理能力提升的五个着力点
摘要:慧智育: 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教育治理对学校治理、对校长的治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治理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治理,校长的信念、理念与价值观深刻影响着…… |
慧智育: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教育治理对学校治理、对校长的治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治理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治理,校长的信念、理念与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学校发展,校长的领导力提升是推动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现代学校转型变革与发展创新的载体。新时期,校长要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着力点,不断提升学校治理的组织合力、制度效力、内在动力、实践活力和发展潜力。
提升组织合力,实现党组织引领与行政管理的双向增进。校长的领导力最突出地体现在学校的发展水平和效能上,即校长能够针对学校的现状及特色传承学校历史传统,注重对现实的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清晰的办学理念,打造卓越的学校文化,谋划深远的学校发展策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进学校治理的精细化、信息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当前,随着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深入推进,中小学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步加强,对于提升校长群体在把握办学方向、管理发展大局、推动决策部署和加强班子建设等方面的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校长,要充分认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重要意义,其核心是党组织领导,关键是校长负责,不断加强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实现党组织建设与学校办学水平协同发展,把党的领导融入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确保方向不偏离,决策落实不走样。此外,教育治理最典型的特征是多元共治,对于办学相关的重大事项,还应充分征求家委会等参与主体的意见与建议,将家校社紧密联系起来,协同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水平。
提升制度效力,确保法治约束与校长权威的有效平衡。制度建设是学校稳定且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增进校长权威的制度化维系机制,避免了朝令夕改的脆弱性治理。具体来看,学校完备且科学的制度,有助于确保党组织和校长的决策制定及执行,推进依法治校,使学校管理更加民主科学且有章可循。学校运行的制度不仅包括各项规章、行为规范,也包括学校文化与价值观念等软性、约定俗成的“制度”。制度既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校长权力,同时也为校长领导力提升提供了能动空间。校长不仅要关注成文的正式制度建设,还要依托教学水平、管理理念、服务意识等真正获得师生员工的认同与政府部门的认可,并以优良的道德素质、过硬的专业知识、宽广的格局境界、高远的价值愿景起到表率作用,增进校长领导力的韧性。校长权威不等同于自上而下的管控与命令,不是凡事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全盘管理,也不是对校长个人的盲目崇拜或追随,重要的是以春风化雨般的感召力,在潜移默化的实践过程中传递校长的办学理念,践行校长的教育情怀。
提升内在动力,增强教师队伍与学生群体的能动性。校长是学校治理的重要主体但不是唯一主体。充分释放并调动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的内在动力,让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决策部署落地,恰恰是符合治理现代化所指明的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协同治理新格局建设的要求。在学校管理中,校长要带领志同道合、具有相同目标的人共同实现治理目标,向教师与学生主体赋权增能,提升其参与学校治理的积极性、参与度和行动力,让他们成为学校发展的同行者。在这个过程中,校长要尊重教师、学生及家长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权利,倾听他们的合理诉求,以集体讨论、民主投票等形式让决策更加民主;可以通过教师薪酬设计、职称评定、技能培训、团队建设等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激发教师主人翁的原动力;针对学生的特点、优势和不足,采取有效的正向培养管理策略,激活学生内生学习动机,促进其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校长只有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学校治理共同体,才能真正凝聚起学校发展的向心力。
提升实践活力,凝练学校发展与变革创新的教育智慧。校长要注重在实践中汲取并总结教育智慧,转化运用到具体的教育场景之中,实现学校发展的愿景。描绘学校发展蓝图,为学校的发展定位是校长决策的重要使命。校长要重视愿景的形成过程,吸引教职员工参与愿景的确立,并在实现愿景的过程中不断凝练学校特色、总结成功经验,鼓舞大家向同一个目标前进。教育治理的根本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面对今天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学校教育面临着全新挑战,这更要求校长不能故步自封、求稳保底,而是要通过不断学习,汲取国际、国内先进教育经验,拓展全球视野眼界,锤炼变革创新能力,顺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校长领导力实践效能,将数字化生态转化为治理优势,不断推进学校的整体变革与创新。
提升发展潜力,明晰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之间的战略部署。校长要能以战略的眼光进行学校发展的决策和部署,首先要脚踏实地,解决好现在的困境与挑战,减少学校发展的阻力和束缚。在系统构建层面审视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是否同向、办学目标与课程体系是否适切、课程体系与育人任务是否契合等。也要在人本管理层面审视学校治理依靠的主要力量,如家校社协同育人功能的发挥、教师队伍的调动与激励、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等。在充分厘清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校长还要善于对学校发展作前瞻性、长远性、全局性的思考和设计,立足于国家战略及学校发展实际打造“一校一策”,科学民主地制定符合学校历史传统、符合学校现实需求、符合师生切身利益的战略目标,在实践情境中平衡多元治理主体及其多重治理诉求,同时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等的支持,加强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共同合作,为省域、市域、县域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打造更具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治理场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蓄力。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