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烧塔
摘要:中秋烧塔 正阳县第一实验学校六年级(11)班雷煜晨 指导教师:张春艳 “瓦砖砌叠灶成塔,柴草偷来汗湿身。”这两句说的是我们家乡中秋节的习俗——烧塔。 金秋九月,叔叔邀请我们…… |
中秋烧塔
正阳县第一实验学校六年级(11)班 雷煜晨
指导教师:张春艳
“瓦砖砌叠灶成塔,柴草偷来汗湿身。”这两句说的是我们家乡中秋节的习俗——烧塔。
金秋九月,叔叔邀请我们一家回雷寨,堂姐考上大学,顺便一起过中秋节。一进村,我就发现老家的变化很大,道路整洁宽敞,沿着新房林立,就连村里的几片小荒地也变成了休闲场所。
在沿着小路一直走的进头上,有一只十分大的鸟飞过,那鸟叫声十分美丽动听,仿佛在唱歌。深灰色的泥瓦,左一片,右一片,上一片,下一片。像鱼鳞一样一层一层的,靠着精巧的结构和村民们的技艺,整座塔不用任何泥浆黏合而成,几个调皮孩子使劲往上推。
天色降临,我和叔叔还有我的家人一样,拿上小板凳,带着瓜果月饼,三三两两地团围坐在塔前边吃东西边聊天。
天黑了,烧塔正式开始。争气的堂姐成了大学生,家中出了个“进士”的叔叔成了村中最光荣的点火人。妈妈与我在厨房中制作着烧塔,我们先用两根长竹筷将面条拉开,用手猛地发力,面条随着手中的竹筷悠然伸长。每拉长一次,那厚厚的面条变得纤细一些。粗藕节般的大条先是变小为粗的小条,又很快由小条变成圈面。拉好后,立即下锅油炸,炸呈金黄色捞出来,讲究的炸馓子程序终于走完了。
刚出锅的烧塔滑腻香腻而香糯,但缺少灵魂,等烧上秘制酱料好的肉臊,再推上小桂花,舀一勺吃下去,暖胃暖身又暖心。
水丰农村的夜晚,被烧塔映红了半边天,而比天还红的是我们兴奋的脸庞。这烧塔风俗中包含着亲人们团聚时的满足之情和对烧塔的赞美。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