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文化,颂大美正阳

摘要:读经典文化,颂大美正阳 ——秋收的田野 正阳县第一小学三(6)班桂祥琳 指导老师: 孟令军 五年前,经典文化正是与我有一个邂逅契机,从此我走在了寻找精神故乡的路上,一坚持就是……

读经典文化,颂大美正阳

——秋收的田野

正阳县第一小学三(6)班   桂祥琳

指导老师:孟令军

1 (6)

  五年前,经典文化正是与我有一个邂逅契机,从此我走在了寻找精神故乡的路上,一坚持就是五年多。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着理常道理,透射着人文的光芒,价值历久而弥新。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经典文化成为我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

  我从读过的易经、老子、论语、诗经,孟子……中明白了“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懂得什么是“中华民族”!我应该对生我养我皇天后土正阳县担有一份责任,为祖国奉献一份力量!

  今年的秋天阴雨连绵,农民雨一停就到花生地拔花生,大姨家也不例外,有三十多亩地,孩子们都上学,干活的只要大姨和姨夫两个人,又不能用现代化的机器设备,这可愁坏了大姨一家人,但是也得脚踏实地的干呀。十一放假我和妈妈也来到了大姨家体验把花生,也算是给他们一点精神力量。

  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的花生地,田地全是泥水,没法穿鞋,大家都赤着脚,淋着小雨。我学着大姨的样子,把鞋脱在路边,站在花生秧前用手把着花生秧,向上一提,花生就被扯出来了,然后把裹着泥土的花生用力抖一抖土,摆放好,每一个饱满的花生果都是农民朋友辛苦付出的结晶。可谓“粒粒皆辛苦”就在于此,向农民朋友致敬:

  你们辛苦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们的脸渐渐消瘦下来,手上的青筋清晰可见,手掌磨出好多茧子。不论条件怎样恶劣,工作多么辛苦,农民们都会坚持住,因为你们知道,只有劳动才能远离贫苦,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两个小时后我也累了,浑身都是泥浆,妈妈说我成了“泥巴人了”,我再看妈妈穿着靴子站那里一动不动,像陷入了沼泽地,用力一拔脚,靴子纹丝不动,妈妈的身体打了个趔趄,差一点摔倒,这不是滋味呀!看到此景我想起来易经里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们是非常普通的农民,纯朴,谦虚而寡言,从他们脸上纵横的皱纹和善良的眼睛看,旧日的贫穷痛苦曾经压弯他的腰,但改变不了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标,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这句话是他们的真实体现!

  俗话说:农夫不种田,城里断炊烟。致治在于任贤,兴国在于务农。我们正阳的花生,默默地在泥土中孕育生命,它的价值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它的美,在人们品尝的那一刹那,被永恒地定格!

  我在生活中体会到别人的经历,感受了别人的人生,也能在书中,是打开世界的地图,翻开它们,就能穿越到任何地方,探索到更多未知的美好!


  • «
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发布 : 木易
● 编辑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正阳县第一小学,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桂祥琳  正阳县第一小学

作者介绍:正阳县第一小学三(6)班 桂祥琳

  • 指导老师

    孟令军

  • 老师评分

    未评分

  • 发布时间

    2024-04-09

点 评:指导老师暂未对本篇文章做出点评...


热门文章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