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培养出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这三件事父母请注意|伴读

摘要:想要培养一个心理阳光、健康的孩子,物质生活往往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关键在于“内心”: 有没有被爱、自信和勇气所填满,有没有锻炼出一定的心理韧性去面对真实的生活。 如果……

  想要培养一个心理阳光、健康的孩子,物质生活往往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关键在于“内心”:有没有被爱、自信和勇气所填满,有没有锻炼出一定的心理韧性去面对真实的生活。

1

  如果孩子在成长之路上,内心不曾有过这些力量,很容易产生孤独和绝望之感。

  想让孩子拥有阳光的心理状态,父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这三件事父母请注意。

2

  不要让学习成绩

  成为孩子唯一的价值感来源

  在很多家庭,学习成绩变成了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也成了孩子唯一的价值感来源。

  在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小华是一名高三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比如小华考了第三名,大人不会给出表扬,反而问:“那第一是谁啊?第二是谁啊?”

  如果孩子考了第一名,大人还是会追问:“那全年级第一是谁啊?你排第几?”

  小华坦言:“‘你可以考得更好’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就好像是我是一头驴,我前面吊了一根胡萝卜,我在拼命为了这件事奔跑。”

  在一些家庭里,孩子证明自己价值的唯一方式,就是学习,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很难得到父母的赞赏或回应。

  考得好,皆大欢喜,考不好,家里只剩下唉声叹气。

  有一位初中生问妈妈:“我做什么可以让你高兴?”

  妈妈讲:“你把学习搞好了,我就谢天谢地了?”

  在孩子看来:“我学习不好爸妈就不高兴,唯有学得好,他们才爱我,我只是一个学习工具!”

  很多孩子把学习当成家长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任务,没有目标感,同时,他们无法从生活其他事情中获得价值感,渐渐地,不能好好地与身边人相处、不懂如何与世界相处。

  在学习方面频繁受挫,孩子会陷入自我否定中。很多孩子常常会产生一种对自己存在意义的焦虑,觉得学习和生活没有意义,对自我产生了错误的价值判断,这些消极的意识,一旦占据了孩子的内心,往往会伴随着他整个学习生涯。

3

        学习之路上,来自家庭的爱与支持越多,孩子才越不会变得“空心”。

  心理阳光的孩子,背后也会有个阳光的家庭,他们懂得:“家是一个永远可以包容、接纳我的地方。”不管自己是什么样,学习上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家人永远可以接纳自己。

  拥有对自己永远支持、理解、尊重的父母,孩子的内心才会是富足的。

4

5

不以“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控制孩子

  亲子关系最容易掉入“控制”的陷阱,这种控制最让孩子感到痛苦。

  一位14岁的少年,因为不满父母在房间里安装摄像头,一怒之下跑去报警。警察来到家里,爸爸不慌不忙地说:你有多少隐私,我是你什么人,我不能监控你?

  控制一个孩子,父母最常使用的理由就是“我是你什么人”、“我都是为了你好”、“我会害你吗”。

  其深层含义是“你必须听我话,我对你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并且大多数家长意识不到这种密不透风的“关心”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然而,越是想方设法地控制孩子,最后也越容易失去孩子。

  每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会有独立的意识,如果父母万事插手,小到吃饭穿衣,大到升学成家,对孩子来说,反而变成一副枷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焦虑与压力也成倍增长。人生最痛苦事情之一,就是没有选择权。

  幸福的家庭,少不了界限感;幸福的孩子,也少不了来自父母的放手和尊重。

  唯有放手,孩子才能在不断尝试和经历中,发展出一个内心强大的自我。

67

不以爱的名义破坏孩子的独立性

  作为大人,我们常常很不理解孩子所背负的痛苦:“孩子能有什么烦恼呢?”

  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痛苦和压力都是相对出现的。

  我们无法完全替孩子消除压力,但却可以教他如何和压力相处,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

  这种心理韧性不是天生习得,而是后天慢慢培养锻炼起来的。

  认识一位家长,暑期送孩子参加夏令营,孩子表现得特别好,不仅独立能力超强,还会主动帮老师忙。

  有的小孩不习惯新环境,因为想家而闷闷不乐,他还会主动上前安慰,连老师们都夸孩子就像小太阳一样。

  很多人问这位家长的养育经验,这位妈妈的答案很简单:“可能因为我比较放心吧,很多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他发现了自身的能力,更愿意去帮助别人。”

  生活中,很多孩子之所以脆弱、禁不起打击,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心有关。

  当孩子遇到问题立即给予帮助,不肯给孩子一次独立的机会,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性、自信心和责任心。

  这样的孩子,当他独立面对挫折其实是很无助的,没有应变的能力,也没有强大的内心面对失败的痛苦。

  孩子需要实践与探索来获取自身的自信,这一件件小事里,孩子获得了经验和教训,最后带给他的是成就感与自信。

  不要小看这种训练,它会帮助孩子养成独立、自食其力的能力,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他也会尝试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而不是逃避或一蹶不振。

8



微信图片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钱志亮工作室公众号,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皖ICP备2024062837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