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志专栏 | 一个叫晴川的女人

摘要:凌晨一点。 晴川回视了一眼熟悉的屋子:棕色木地板凹凸不平,旧窗帘褪了色,橙黄灯光满满当当装在狭仄的一居室里,桌椅、玩具、壁橱……连同这个飘着土腥味儿的深夜都显得有些……

  凌晨一点。

  晴川回视了一眼熟悉的屋子:棕色木地板凹凸不平,旧窗帘褪了色,橙黄灯光满满当当装在狭仄的一居室里,桌椅、玩具、壁橱……连同这个飘着土腥味儿的深夜都显得有些陈旧,许多东西是木芽生前用过的,她刷洗后摆在了原先的位置。

  这些天,她把自己也消磨旧了,鼻涕一把泪一把,就是一块儿生铁恐怕也生了锈。她几乎不出门,跟谁都不说话,怕谁提到木芽——夜里她总会听见木芽有一声没一声地喊,得把所有的窗户和灯都打开才安心,她怕木芽迷路呀。原来是这样的痛!尽管她多年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她得亲眼看着那活蹦乱跳的小胳膊小腿儿慢慢萎缩,然后枯萎……

  她关了窗、水电,留了字条在木桌上:生无可恋,我找木芽去了,和任何人无关……字条写给谁看呢?离婚这么多年,王鹤城也有他的一家,她不怪他,这些年看病找医生他也是帮过的。也许她的离开,他会震惊,震惊一下,而已。可是她不找他找谁?屋子是他留给她的,还有这么多木芽的东西!她在遗书上嘱托王鹤城来处理——她期待他把她安葬在父母和木芽三人的墓地附近——她期待清明时他能抽空去看看,这是她最后的私心。

  而后,晴川穿着几年前生日时自己买的大红旗袍,拎着手包,走出小区,直往香河大桥。

  桥有些年头了,她嫁给王鹤城就是从这座桥上走过的,那时鹤城二十四,她二十二,根本想不到会生下个有怪病的木芽,更想不到王鹤城最终以俩人血型不合而选择离婚……那时的石栏杆粗矮残破,还没有换成现在加高的铁栏杆——听说每年都有失意的人从这里像羽毛一样飘下去,被香河的清水带到远方。她不想轰轰烈烈,像某个男人,站在楼顶,下面一堆人仰视,被记者拍上了电视。她只想一个人静悄悄地消失,跟流水和风一样……

  最先看到红旗袍女人的是一对恋人。他们举着冰淇淋,一人一口在那里尝着甜蜜,而后抱在一起。女孩儿一回头,看见个瘦削的红衣女人从身边闪过,面容模糊。倒是旗袍在路灯下褶痕明晰,红艳艳的背影闪烁着发光的鳞片。头发倒盘得精致,别着晶亮的发夹,头顶飞舞着狂躁的小飞虫。女孩盯着红色背影呆看了半天,喃喃地说,真浪漫!红衣女人头都没回,抬脚走向桥的另一侧。

  其实那天,卖唱的残疾小伙儿也看到过这个红裙的妇人,还为她唱了许多歌。他右腿(只剩下了一截肉柱)边是音响,前面杵着个收钱的盒子,零零落落放着一元、五元的钞票,这是他喊唱了大半夜的成果。他正打算收摊,悄然而至的红衣女人抬手往盒子里放了100元。他喊住了她,说一定得为好心的阿姨唱几首歌。红衣女人停住了,目光缥缈——他一开口就是带着疲惫和感恩的嘶哑,从“无法可修饰一双手……”唱到“月亮之上”唱到“新裤子”乐队的《关于失眠和夜晚的世界》,唱得整个夜空回荡着黑夜和白天临界的混沌。女人静静地站着,听完了,又摘下右手的玉镯子放进盒子。小伙子惊愕地张大嘴巴,结结巴巴地喊着阿姨留步,她转身走了……

  一只蜷伏在桥栏杆边的流浪猫也见过红衣女人,它甚至挡住了她的路。它艰难地拖着伤腿,虚弱地叫着,眼睛闪过幽灵般的蓝光。女人停下了,蹲下身“咪咪”地喊着,把小猫抱在怀里,泪水一股脑涌出来……

  那个叫晴川的女人抱着猫飞快地走着,路过残疾人的歌摊,小伙子正打着呵欠收拾,举着镯子喊,阿姨——!她说,收着罢!我明天还来听你唱歌。

  小伙子在她身后吹起了一支口哨,像跳动着一百只小黄鹂,她的脚步瞬间轻快起来。

  那对恋人还没走,抱得紧紧的。见她过来,连忙分开,她倒不好意思了。女孩突然把手里的一朵玫瑰,递到她的手里,说,阿姨今天好漂亮!她抿了抿嘴,算是回答。他们随即看见了猫,欢呼起来——他们看起来都像她的孩子,连小猫都是。

  那个叫晴川的红裙女子回到家,咕嘟咕嘟喝了一杯水,就骑车去了动物医院,排队、挂号、再排队……她似乎又回到了陪木芽看病的日子。她轻轻地抚着小猫的脑袋、背、毛茸茸的小爪子,看着医生娴熟地输液——一扎上就哇哇地哭,和小孩儿一样一样的呀!回来路过菜市场,晴川买了些小鱼,回来煮熟了给猫吃。

  忙活完已近中午了,晴川坐在椅子上打瞌睡。猫竟然跳到了桌子上捣乱,把遗书当作玩具抓得稀巴烂,她怔了怔,笑了。拿扫帚打着猫的屁股,叫你淘,叫你淘!

  晴川想好了,明天带着淘淘(小猫)还去香河桥,说不定还有其它流浪猫。如果那对恋人还在,她送他们一对自己编的手链,那个卖唱的小伙儿,她送给他一个水杯,然后听他唱歌到深夜。


1

       作者简介:李学志,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小学语文教师。西北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西北作家》《金麻雀》网刊签约作家。出版有诗集《微光》,小说集《目击证人》已签约掌阅。作品散见于《中国艺术报》《解放军报》《少年诗刊》《微型小说月报》《西北作家》《奔流》等。有作品入选《师心有痕》《师者行吟》《师意盎然》《师墨飘香》。  


  • «
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娜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语参家园 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