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同行,共赴成长!——正阳县第十四小学培训点培训活动
摘要:慧育在线/慧课学: 根据《正阳县教育局关于遴选2025年县级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通知》精神,正阳县第十四小学作为跟岗培训学校,分学科制定了培训课程表,按照课程…… |
慧育在线/慧课学:根据《正阳县教育局关于遴选2025年县级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通知》精神,正阳县第十四小学作为跟岗培训学校,分学科制定了培训课程表,按照课程表于5月21日、5月22日多位数学优秀教师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她们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匠心,在加减乘除的韵律中追寻教育本真,在课堂观察的显微镜下绽放出别样的教研芳华。
方寸教室展风采 众师共赏教与学
5月21日上午第一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来自正阳县第七小学的靳梦鸽老师执教《三角形内角和》一课,靳老师在“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中,通过有趣的情境对话,引发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好奇,进而做出猜想:是否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运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内角并求和,同时让学生尝试用剪拼、折叠的方法,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最后得出结论任意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5月21日上午第二节,十四小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喻瑞瑞老师执教的《圆柱的认识》一课,首先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储罐等圆柱形物体,创设真实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圆柱知识的探索欲望。随后,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并结合圆柱实物,深入思考其几何特征。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交流、思维碰撞,逐步明确圆柱的基本构成——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底面和一个曲面侧面组成,同时理解圆柱的高具有“数量无数且长度相等”的特性。
5月22日上午第一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来自正阳县西严店乡的吴雪琴老师执教《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课堂上,吴老师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展示几组同分母分数,让学生观察分子与分数大小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规律。随后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分数意义的角度分析,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分母相同表示平均分的份数一样,分子越大,取的份数就越多,分数也就越大。之后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明确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最后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交流解题思路,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纠正,强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5月22日上午第二节,十四小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邓敏老师执教的《分数的简便运算》一课,首先回顾分数四则运算法则与整数加法运算定律,为知识迁移筑牢根基。随后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猜想、验证、小组讨论,同桌之间你出我答等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简便运算,通过安排学生对典型例题做详细讲解,示范如何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强调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最后安排分层次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教师巡视指导并反馈纠错,同时总结方法、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灵活运用能力。
评课明法 聚力增效
每天的授课结束后,教师们齐聚五楼党员活动室,进行评课活动。在本次教师评课活动中,靳梦鸽、喻瑞瑞、吴雪琴、邓敏四位授课教师先进行汇报总结,随后各小组围绕课堂展开交流讨论。教师发言时指出:靳梦鸽执教《三角形内角和》,从一个普通三角形引出其特征,层层递进让学生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喻瑞瑞老师执教的《圆柱的认识》,这节课以一张任务单贯穿整节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不仅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吴雪琴讲授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教学中通过直观图示展示,让学生清晰看到分母相同即平均分的份数一样,分子越大代表取的份数越多,分数就越大,帮助学生轻松理解本节难点。组织练习设计层次分明,从基础比较到拓展应用,巩固了所学知识。邓敏老师讲授的《分数的简便运算》这节课,教学中,老师精准引导学生回顾整数运算定律并自然迁移至分数领域,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在实践中深度理解定律在分数运算中的运用。
5月22日下午,十四小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甘雪晶老师给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们分享了一场关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的讲座,针对低学段学生认知特点,甘老师提出“趣味化、生活化、渐进式”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路径:以具象情境激发兴趣,如通过“分糖果”“排队数数”等生活场景,将加减法、位置关系等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任务;以游戏化策略降低门槛,设计“数学闯关”“图形拼图”等互动活动,运用实物教具(如计数棒、图形卡片)和图像化表达(如画圈分组、箭头流程图),帮助学生梳理问题逻辑;让孩子在真实情境中巩固“发现问题→分解任务→验证结果”的初步能力,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思维习惯。
暮云收尽教研色,灯火阑珊共反思。近两天的切磋,工作室成员们和骨干教师团队的成员们携着"舟轻不觉远"的豁然,将课堂里采撷的思维珠玉串成专业成长的璎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深知:每一次数与代数的拆解都是教育智慧的迭代,每一场几何图形的对话皆是儿童立场的重塑。每一天的教研相聚,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在思维的碰撞中探索教学的真谛,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