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这些信息一定要关注!
摘要:近年来,在高考录取中,部分高校招生专业中设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后,就读模式是怎样的?能否转专业?毕业学位如何颁发? 就读模式:国内就读或“国内…… |
近年来,在高考录取中,部分高校招生专业中设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后,就读模式是怎样的?能否转专业?毕业学位如何颁发?
就读模式:国内就读或“国内+国外”就读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由国内大学和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的一种专业,一般由两校共同设置培养方案、两校教师参与教学。所以在就读模式上,也分国内就读或“国内+国外”就读两种。其中,“国内+国外”这种模式根据在国内和国外就读的时间,本科一般分为“2+2”“3+1”,专科一般分为“2+1”,如北京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采用“3+1”,第4年在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就读;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与卡纳多学院合作举办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飞机结构修理三个专业,学制三年,实行“2+1”。
因专业学制不同,部分五年制本科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就读模式有所不同,如武汉大学建筑学(中外合作办学)前4年在武汉大学学习,第5年在英国邓迪大学学习。此外,还有部分专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国外院校只就读一学期,如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是与法国洛林大学联合办学,经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于第6学期赴法学习。
就读模式不同,到国外生活、学习的费用,对外语水平的要求等就有所不同,被录取的考生要提前了解,进行准备。
转专业:不允许转或在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内转
一般来说,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进校后不能转专业,部分可转专业也仅限于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中。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规定,被中法航空学院、中法未来科技学院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能转入学校在北京各校区设立的学院;再如成都理工大学规定,按国家统招录取至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不得转入其他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习。
学位颁发:一般能获得两所学校学位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优势之一就是毕业后可获得两所院校的学位证书,如重庆大学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开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合格毕业生获得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和重庆大学学士学位。但也有一些大学要求只有赴国外院校学习且达到双方毕业要求才可获得国内和国外院校的学位证,如上海理工大学与德国科堡应用技术与艺术大学、雷根斯堡东巴伐利亚工业应用技术大学合办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赴德学习后达到双方毕业要求可获得中德双方学位;因未达到要求不能赴德的学生,继续在上海理工大学学习并完成学业,获得上海理工大学学士学位。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时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