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1万人报名高考!冲刺阶段如何提高作文?科学安排饮食?

摘要:■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统筹谋划,周密部署,指导各地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

  ■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统筹谋划,周密部署,指导各地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

  ■ 高考在即,作文的复习备考也到了关键阶段。考生该如何答好高考作文卷?如何提高作文得分?

  ■ 考生又该怎样保证体力、补充脑力?科学安排饮食?家长们关心的高考期间酒店客房预订价格又如何?

微信截图_20230604231844

1

从五个方面把握高考作文特点

  高考作文有其特殊性,所以在复习备考的最后几天,考生如果能从五个方面入手,准确把握作文本身的特点,依然有可能提高作文得分。

  一是把握作文形式。二是做好文面写作。三是实现一材多用。四是强化分块练习。五是强化审题训练。作文写作备考应贯穿复习全阶段,在最后阶段,只要我们不放弃、方法得当,依然有提升的空间。

理性备考,答好高考作文卷

  高考在即,作文的复习备考也到了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我们要再一次梳理教材写作序列训练点、课标相关学习任务群写作要求、高考典型作文试题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进一步明确高考作文考什么、怎么考、怎么评,探寻规律,理性备考;温习自己写过的作文和积累的素材,以便考试时结合考题恰当运用,答好这道分值最高的高考题。

如何提升思辨类写作水平

  近几年,随着上海高考作文审题难度趋向平稳,立意准确基础上是否深刻、内容充实基础上是否独特、结构紧凑基础上是否严谨、语言规范基础上是否耐品,就整体决定了高考作文的等级。以上四方面并非泾渭分明互不隶属,而是水乳交融彼此渗透的,这四方面具体而微地体现为思辨类写作的过程性思辨。

  鉴于此,提升思辨类写作的过程性思辨的有效性,就成为高考作文备考最应该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提升写作中过程性思辨的有效性呢?下面试以本人原创命制的一道作文题为例,加以说明。

微信截图_20230604232003

微信图片_20230604231432

微信截图_20230604232033

  中高考正值初夏,天气炎热,食物易于滋生细菌,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期间考生饮食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发生食物中毒或肠道疾病。

微信截图_20230604232052

  家里、学校食堂是就餐的最优选择。

  不在路边露天摊点、不到无证和食品安全状况差的餐馆用餐。

  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和点外卖的频次。

微信截图_20230604232136

  食材要新鲜:选择新鲜的食材,现吃现做,尽量不食用剩饭剩菜。

  饮食要清淡:烹调以清淡为主,少用油炸、煎烤等方式。

  蔬果要卫生:生食的蔬果食用前要用流水反复清洗干净,如发生局部变质、腐烂等问题不要食用。

  避免尝鲜:尽量避免尝试以前未吃过的食物,以免引起突发的食物过敏。

  避免生冷食物:不喝生水和散装冷饮,不食用生冷食物和来源不明的食物。

微信截图_20230604232244

  考试期间,考生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身体能量消耗大,饮食方面应当保障充足的营养和均衡规律的膳食,以保证考生的身体和大脑处于良好状态。

微信截图_20230604232301

  考试期间不能减少主食。以谷类、薯类为主的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是身体尤其是大脑最直接的能量来源。每日可适当变化主食类型,粗细搭配,色彩搭配,以增强食欲。

微信截图_20230604232322

  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足量摄入。每日1个鸡蛋,1~2杯牛奶或其他奶制品;适量的肉类,鱼和鸡为首选,其次是牛、羊和猪肉;豆制品作为饮食补充,坚果每日适量摄入即可。同时,在饮食中适当增加富含碘、铁、钙以及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食物,如海鱼、菌类等。

微信截图_20230604232338

  每日要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蔬菜以深绿色为主,辅以彩色蔬菜,如西蓝花、番茄和菠菜等;水果以当季水果为主,适当丰富品种。需注意果汁和干果不能代替新鲜水果。

微信截图_20230604232407

  夏季容易出汗,每天饮水量要保证不少于1500毫升,且以白水为最佳。补水要及时,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饮用过量造成身体不适。户外运动后可适量增加含有矿物质的水或饮料,气温过高或大量出汗时不要大量饮用冰镇的水或饮品。

微信截图_20230604232436

  充足的身体活动能使人体各器官功能增强,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备考期间,除了合理膳食之外,考生应当劳逸结合,进行强度适中、内容多样的身体活动。

  适度锻炼,减少久坐。运动的形式可根据自身情况和运动时间自由选择。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身体发热,微出汗即可。避免长时间伏案学习。

  作息规律,睡眠充足。保证规律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也要注意保持良好心态,用最好的身体状态积极应考。


微信截图_20230515180425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