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学校可不可以成为胖东来?

摘要:人们常说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为展现我省优秀中小学校长的 教育智慧与管理经验 “河南校长”微信公众号 特开设《河南校长论坛》栏目推荐河南中小学书记校长 有价值、有深……

人们常说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为展现我省优秀中小学校长的

教育智慧与管理经验

“河南校长”微信公众号

特开设《河南校长论坛》栏目推荐河南中小学书记校长

有价值、有深度、有共鸣的文章

凝聚发展智慧合力传播优秀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

近年来

胖东来的管理经验和做法爆火

引来各行各业人士观摩学习

阅读和理解胖东来的管理核心

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以人为本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教育领域

这个“6A级景区”

又蕴藏着哪些教育智慧、育人哲理

请随校助君一起来听

首届河南影响力校长

安阳市第一中学原校长

黄艳

怎么说

微信图片_20250711160856

       慧育在线/慧课学:去年,胖东来春节期间闭店的事情冲上热搜。我和几位教育圈的朋友聊起这事,给他们建议:超市都能在春节这么重要的黄金期闭店,学校能不能假期不补课?几个朋友看我的眼神把我逗笑了。不用说,大家觉得这事儿孟浪,明显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胖东来是超市,学校是教育机构,不是一个类别,不具有可比性。特别是,胖东来是要营利的,学校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二者运行和管理的基础逻辑必然大不相同。确实不具有太多的可比性。

       但是,我倒真觉得,现在的中小学最需要学习的榜样恰恰不是学校,没准儿就是胖东来。

微信图片_20250711160912

       各种所谓的名校,讲一堆空头的理念,真的假的不知道;胖东来可不敢乱讲空话假话,因为空头理论是会把企业干倒闭的。就务实不讲空头理念这一点,企业就是不少学校的榜样。

       有人总结胖东来的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高品质的产品保障、极致贴心的服务、人文关怀突出的企业文化。

       有人列举胖东来的产品和服务:所有商品均可无理由退换;商品不仅会标注产地、供应商等内容,还会附上生活百科,甚至有的还会标出产品的做法;货架上有老花镜,保证有需要的顾客能看清楚商品说明;充电宝使用前半小时是免费的,可解顾客燃眉之急,又可以保证公共服务的周转效率;医药超市24小时营业,应对顾客突发需求……我没有去过这家超市,但我承认,胖东来对产品质量的负责态度和无微不至的服务事项超出了我对超市的想象。

微信图片_20250711160925

       那么,学校的“产品”是什么?学校的服务怎么样?学校的人文关怀有没有?

       宽泛地讲,学校当然是提供“产品”的。学校的产品就是课程。虽然国家对学校课程设置了明确、严格的标准,但是,具体到不同的学校,课程的质量却千差万别。越是好的学校,课程质量越高。有多少学校拿出胖东来的认真态度在课程质量上下功夫?课堂,作为课程实施的第一载体,质量怎样?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在学校落实得如何?这些问题不深入到学校很难回答。但是,只要“刷题”“排名”还在大行其道,只要学校的体音美课还没有开齐开足,只要大课间还只有无间隙跑操,只要大考前的“百日誓师”还在群情激奋,只要“感恩教育”还在让学生当众下跪……教育的产品就依然是质量不高,甚至还是“过期产品”“劣质产品”。

       学校的服务怎样?也许有的人不喜欢讲学校服务。总觉得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这样说有点自降身份。但是任何一个行业,不是都在以不同的形式服务对应的人群吗?没有虔诚的服务意识,就很容易滋生行业的傲慢与懈怠。胖东来的服务之所以能达到一种无微不至的贴心程度,就是因为他对顾客的一片赤诚之心。

       学校大可以多问问:自己的饭菜安全卫生吗?开水炉的水质达标吗?卫生间气味难闻吗?宿舍熄灯后安静吗?校服舒适好看吗?老师们的办公场所方便吗?课程安排合理吗?监考安排公平吗……这些事情如果诚心诚意地去做,不难做好,但在现实中,有些学校在这方面的问题却时有发生。可见,简单的事情不一定都能做好,更不一定能够一以贯之坚持做好、不降标准。

微信图片_20250711160935

       我曾在一所小学的操场边看到一排好看的铁架子,校长解释说是让上体育课的学生放书包和水杯的。这看似不起眼的小举措,体现的是学校对学生的尊重。坦白地讲,当时我也在做校长,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学生的书包和水杯只是放在地上,很惭愧。有不少人讲到学校文化,就认为是贴标语,美其名曰“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我认为,一个学校,处处干净、处处方便、处处妥帖,是最好的文化,是最走心的无言之教。那些空话假话的口号连自己都教育不了,怎么能教育学生呢?做好常规的服务,也许这本应该是最起码的要求,但能做到的学校又有多少呢?就像胖东来,保证产品质量,周到服务顾客,本来不也是起码的要求吗?胖东来把自己该做的做到了极致,所以出圈了。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网上总结胖东来的企业文化是“人文关怀突出”。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关怀叫“人文关怀”。我认为,所有对人的关怀都叫人文关怀。没有人文关怀的企业就是不把人当人,没必要拿人文关怀当挡箭牌。人文关怀应该是单位的标配,而不该是豪华顶配。也就是说,在各种价值排序中,始终突出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获得。人是目的,而不是达成其他目的的工具和手段。

微信图片_20250711160945

       比如,给员工放假,就是从根本上把人和职业的冲突最大限度地加以调和。胖东来相信,员工不仅需要工作,更需要生活。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相反。在很多学校,教师在工作之余还有多少时间?学生在学习之余还有多少时间?如果不把人放在第一位,这个问题永远无解。

       不少学校讲“以人为本”,提出“全人教育”“快乐教育”“幸福教育”“美好教育”,诸如此类。但是作息时间却是两周休息一天,一天在校十个小时。这样的作息就足以证明这学校与任何快乐美好无缘、与人文无缘。教育不是贴一个标签那么简单。贴上一个好看的标签,就会有好的内容吗?我不觉得。我反而觉得,越是热衷于贴标签,就越难沉下心做事,标签口号多的地方,事情反而做不好。在人文关怀这件事情上,学校怎么学习胖东来,应该有解。

微信图片_20250711160955

       最后,我想说,学校最要学的,就是要学学胖东来怎么面对“内卷”。

       我们总说当下的教育竞争太“内卷”。学校之间要竞争,争着做大做强,占据更多的社会资源,拥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学生之间要竞争,争着用知识改变命运,争着考入名校实现阶层跃升,所以要“多考一分,干掉千人”。学校与家长一拍即合,互为推手、家校合作、“齐抓共卷”,可怜孩子们:小小的年纪、大大的书包,起早贪黑,可能比“996”的打工人还要辛苦。

       那,超市的生存环境不“卷”吗?超市一旦经营不善,分分钟就要关门歇业。学校,特别是公办中小学校,短时间总不会面临倒闭的威胁吧?超市的竞争是生存性竞争,理应远比学校之间的竞争来得残酷。

       而据于东来公开的介绍,胖东来员工每年的假期有150天左右,除双休日以外,又有30天的年假,外加10天的“不开心假”,可以在自己或亲人生病等情况下提出。这些假期当然都是带薪的。2024年12月13日,于东来社交媒体发文,胖东来未来几年追求的目标是让员工每周工作36小时以内,星期六闭店休息,让员工与家人一起享受周末的美好时光……坦率地讲,在降本增效的基本常识下,于东来这位老板的这种做法有点“雷人”。

微信图片_20250711161005

       胖东来有闭店日,就和大多数超市不一样。能闭店,就是有所不为,挣钱也有节制,给员工休息调整的时间,也给周边门店留下一线商机。

       我不懂企业,想象中一般的市场“内卷”无非是打价格战,你优惠我就打折,你降八毛我就降一块;要么就加大宣传,提升名气,不排除虚假宣传、诋毁友商之类的变相手段……但胖东来做的恰恰是目不斜视、不看别人,一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谈到“内卷”时说:“为什么这么卷?因为企业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而没有放在客户身上。”胖东来不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客户身上吗?围绕客户满意,胖东来对商品质量严格保证,从源头的严格筛选到供应链、销售、售后的层层把关,硬是让假冒伪劣商品在自己的超市绝迹,让客户在超市的购物体验愉快舒适,赢得了客户的高度信任,这才有了外地顾客专门跑到胖东来购物的盛况。据公布数据,2024年,胖东来累计销售额为169.64亿元。在传统商超竞争激烈、不少企业经营困难的背景下,这是个奇迹。

       只想着战胜别人,就可能不择手段、不讲吃相,最后的结果就是破坏生态、害人害己。守住初心,做好自己,以不变应万变,以优质服务提升自身形象,赢得的是顾客持久的尊重,带来的是行业标准的普遍提高,善莫大焉。于东来说:“我们不是把商品销售给顾客,而是把幸福传递给顾客;我们的增长不是数据的增长,而是幸福值的增长。”可见,胖东来的成功绝非偶然,是商业道德的胜利,是坚守内心价值的定力带来的品牌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250711161015

       学校之间的“内卷”,“卷”的是什么?生源、升学率……但是这些真的和全体学生有关系吗?学校出了全省第一、清北复交,但那几个优秀生的荣耀和那些没有考上的孩子有多大关系?

       我没见过学校真正“卷”课堂教学、“卷”教师素养、“卷”学生全面提升的,因为这些东西“卷”不起来。这些不是封闭系统,不是有限资源,不能立竿见影,看不见、摸不着,满足不了那些急功近利的欲望。所以学校纷纷“卷”升学率,进而“卷”生源。这样的“卷”,于社会,只是零和博弈,没有效益;于学生,就是在校学习场景的组织化水平、管控程度越来越深,普遍的学习时间超长,学习内容日益窄化。一味地加班加点、微信打卡、超多作业、月考排名、占用假期……久而久之,学校在严重的路径依赖之下,在单一赛道上,越“卷”越残酷,师生苦不堪言。这样的“卷”还有出路吗?还有效益吗?学校生活变得越来越无趣,属于青少年的浪漫和诗性被压抑,甚至被矮化、被嘲笑。人工智能时代,ChatGPT、DeepSeek,各种好工具层出不穷,正是“好望角出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竞争”!

       这种学校之间的“卷”,成就的只是超级中学自身。

       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应思考怎样专注于教育产品质量的提升,而不是专注自身利益、迷惑于分数竞争,这需要学校摆脱路径依赖。一个只想着挣快钱的超市不一定能挣到钱,一个忘掉教育初心只想提高升学率的学校也不可能成为师生喜欢的学校。学校只有真正深入到教学管理、学习管理、教师管理的内部,像庖丁解牛一样,弄清楚教育的关节复杂处,才有可能把自身培育成有活力、有激情的生命花园。

微信图片_20250711161025

       学校更要永远把人放在第一位。学生在学校长大,老师在学校安身立命,这是多么重大的事情。如果说于东来想借商品销售实现“幸福值的增长”听上去多多少少有些野心,那么,学校“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不是不少教育工作者挂在嘴上的吗?不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吗?如果一所学校不能让师生感到幸福,反而是要一家超市向社会传递幸福,我总觉得有点魔幻。

       学校是不是也可以向胖东来学习一下?

       当然我知道,学校毕竟不是超市。学校是系统中的一个具体存在,受到的系统制约远大于超市。问题是,在“双减”背景下,在应试教育从政策层面被彻底否定的情况下,那种内卷的冲动到底从何而来?值得思考。


99999999999999999999


  • «
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时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微信公众号,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