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悟成长
| 摘要:读《童年》,悟成长 正阳县第一小学四(6)班 马一鸣 指导老师:李艳 午饭后,我走进卧室,在书架前徘徊片刻,最终抽出了高尔基的《童年》。今天,我便循着文字,走进他那段刻…… |
读《童年》,悟成长
正阳县第一小学四(6)班 马一鸣
指导老师:李艳

午饭后,我走进卧室,在书架前徘徊片刻,最终抽出了高尔基的《童年》。今天,我便循着文字,走进他那段刻骨铭心的童年岁月。
故事从高尔基四岁时开始。那时,他的父亲不幸离世,在一间昏暗的小屋里,父亲直挺挺地躺在窗下的地板上。他身着白衣,身形显得格外修长,光着的双脚脚趾奇怪地张开,双手放在胸前,手指微微弯曲,双眼紧紧闭着,像两枚发黑的纽扣。昔日和善的面孔变得乌青难看,这景象让年幼的高尔基满心恐惧。懵懂的他什么也不懂,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感受着突如其来的悲伤。
等到高尔基十一岁,便被迫踏入社会谋生。小小的年纪,就饱受苦难生活的磋磨。但这些经历并没有打垮他,反而成了他创作的源泉与动力。长大后,预感到革命风暴即将来临的高尔基,为《生活》杂志写下了充满革命激情的短篇小说《鹰之歌》,可惜由于沙皇书报检察机关的阻挠,这篇作品最终只刊出了结尾部分。之后,他陆续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在人间》。十月革命后,他完成了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
这部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以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的成长为主线,既揭露了剥削阶级的残暴与小市民习气的恶劣,也描绘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更刻画了阿廖沙不屈服于黑暗势力、执着追求光明、坚持刻苦自学、探索革命真理的鲜明形象。
正是那段充满磨难的童年,加上长大后笔耕不辍的坚持,让高尔基成为了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苦难或许是人生的考验,但只要心怀信念、不懈努力,就能冲破黑暗,成就自我。高尔基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像他一样,在困境中坚守初心,在成长中追求进步。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 发布 : 时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