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学难度大?弄清这4个问题就不难了

· 参考信息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秩名 Monday October-09 2023 10:38:41
摘要:跨学科是基于 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 必要进行的跨越学科边界 整合相关学科知识与方法 进而实现认知拓展建构 和问题有力解决的行动 新课标明确提出 “原则上,各门课程 用不……

  跨学科是基于

  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

  必要进行的跨越学科边界

  整合相关学科知识与方法

  进而实现认知拓展建构

  和问题有力解决的行动

  新课标明确提出

  “原则上,各门课程

  用不少于10%的课时

  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这让跨学科教学

  和教师跨学科能力发展

  成为研究和实践

  关注的一个焦点

  跨学科教学

  到底如何开展更有效?

  今天,小师向您分享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普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胡庆芳的思考和智慧——


  跨学科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然要求,其价值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且不可或缺。

  旨在还原知识本来普遍联系的状态。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和理性思辨的林林总总的知识原本是或近或远相互关联的,而分科教育则人为划分了学科教育的边界,彼此着力于本学科视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建设,凸显单学科范畴内的体系和结构,透过各个学科看到的往往是“单孔镜”下世界的某个侧面。因此,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学科知识,重构知识图谱,成为分科教育改革新的增长点。

1

  有力强化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单学科知识体系下的分科教育,倚重本学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突出学校课堂分科教育的实效,设计的相关问题往往是应用课堂所学对问题的解决,但是现实世界中存在或产生的问题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单一学科思维的问题解决往往是理想化设计下“复用性能力”的重演,而真实世界复杂问题的解决则需要的是综合而辩证的“非复用性能力”的发挥、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的迁移应变。

  有效推进学校综合统整课程的实践。近年来课程改革在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都已经超越了单一学科的范畴,为学生跨学科学习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性和无限的可能性,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以及国际风行的STEM或STEAM课程的学习,正在今天的中小学校园里蓬勃开展。

  正面回应对学科之间联系贯通的考查。近年来,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考试评价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比如上海新中考改革就明确增加了跨学科案例分析的考查,直接挑战传统各门学科刷题应试的弊端,倒逼学校跨学科教学的落实。


  基于真实且复杂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的跨学科教学,可以从多种途径生动展开。

  第一条途径为问题解决型。

  这类跨学科教学主要是以一个主问题为主线,细分出若干子问题层层推进,从而演绎出跨学科深度学习的精彩。

  例如,某小学以“为什么要系安全带”为主问题,细分出“对系安全带有什么看法”“尝试用小车对对碰的游戏看看会有怎样的结果出现”“如果要使小车上用小泥人代替的乘客避免事故伤害该怎么安装安全带”“小车上的小泥人乘客在加装安全带后再对对碰的情况下又有怎样的变化”“再说说怎样认识系安全带”等环环相扣的问题,驱动了“小车对对碰”的科学实验、安全带安装的手工体验以及安全带作用认识的价值表达等跨学科综合学习。正是这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最终深化了学生对“为什么要系安全带”这一问题的认识。

  第二条途径为主题贯穿型。

  除了环环相扣的问题链的设计,还可以尝试系列主题的设计从而贯穿起跨学科教学实践。

  例如,有学校借助把教学楼屋顶平台改造成葡萄园设计了系列“葡萄”主题教学,依次为“葡萄栽种主题”“葡萄养护主题”“葡萄酿酒主题”和“葡萄酒会主题”,这一个个主题贯穿起数学测量、生物认知、化学灭虫、人工智能喷洒、酒会礼仪以及媒体报道等一系列跨学科的学习。

2

  第三条途径是项目驱动型。

  这种类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而驱动相关学科的综合学习,最终因为多个学科知识与方法的协同完成一个项目的结项。

  例如,有学校教师设计的“温控电风扇的制作项目”就很好地引导了学生尝试在电机上安装叶片、编写控制程序以及尝试连接温度控制器和电源开关等操作,最终实现温控电风扇的自动化运行。

  第四条途径是学科拓展型。

  这种类型的学习是基于某一门学科的学习,主动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本学科面临的问题,从而实现课时学习目标的达成。相反,如果不采用跨学科的拓展学习,所面临的真实问题就难以有效解决。

  例如,有小学语文教师的一次作文课上就设置了为运动会开幕式制作班级宣传微视频的跨学科学习任务。在这项任务中,学生既要撰写班级宣传文案,又要计算班级方阵经过运动会主席台前的时间,同时还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让制作的微视频富有艺术性。在此过程中,学生相关学科学习的介入都自然融合其中,并且不可或缺。


  跨学科实践相对于单学科实践而言,是一项挑战性和建构性并举的任务,需要教师具备不同寻常的理解能力,不仅要对跨学科本身内涵的准确理解,也要对相关学科的知识有准确理解。

  正是基于对相关学科知识的通透理解,教师才能设计出开放且有创意的挑战性学习任务,让相关学科的知识发挥出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

  同时,跨学科毕竟是从一个学科跨界到另一个或另几个学科,所以教师还必须具备学科知识间的关联能力,知晓本学科当下学习的知识或探讨的问题会与哪个学科或哪些学科的知识有关联,没有关联就无从跨界。

  此外,跨学科学习活动的组织需要教师具有开放的设计能力,开放问题的设计为相关学科知识融入留有广阔的空间,并且经由问题的引导让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介入并整体盘活,跨学科学习对于相关学科知识而言完全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

  另外,优质的跨学科学习任务能否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还需要教师具有跨学科学习的指导能力,针对学生的学情实际予以恰当点拨,从而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以跨学科的视角建构起别开生面的认识新视界。

3

  在跨学科实践中,教师基于先行实践的反思改进能力也至关重要。基于对跨学科的深入理解而全面审视已开展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评价反馈暴露出来的问题必然直接推动教师对可能成因的分析以及良策的应对,从而推动跨学科实践的深入展开。

  上述基于跨学科实践需求的多种能力一起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彼此促进的能力链。

  其中,教师跨学科本身及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是必备基础,没有理解,任何跨越都无从谈起。教师跨学科知识的关联能力是必要条件,没有关联,跨学科就无法实现。跨学科开放设计能力是核心关键,在开放性的探究设计中,相关学科彼此融通并各自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协同支撑作用,为学生收获别开生面的认知新视界开辟足够的思维空间。

  跨学科学习指导能力是过程保障,通过到位但不越位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达成既定的跨学科学习目标。跨学科反思改进能力是自我完善,在越来越优化的跨学科实践过程中迎来高质量的跨学科认知成果。


  教师上述跨学科教学的能力结构怎样才能培养起来?这也是广大学校在推进跨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

  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教师跨学科能力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促进和影响的结果。促进和影响教师跨学科能力发展的核心因素必然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学习(Professional learning)、同行观摩(Peer observation)、专题研讨(Pannel work)和设计迭代(Producing models)。

  同时借助这些核心因素的助力,教师跨学科能力的发展有望拾级而上。这个过程呈现出一系列逐级跃升的关键步骤,即从扩大已知(Extend foundation)到攻克未知(Explore confusion)再到物化达成(Express realization)。

  这些核心因素和关键步骤一起构成“教师跨学科能力发展的四途径·三阶段(即4P·3E)综合促进模型”(见下图)。

4

  从成人学习理论视角看,专业学习可视为“读中学”和“听中学”,即通过阅读和倾听进行的学习。同行观摩是“看中学”,即通过看别人并与自我进行比较的学习,差异推动进取。

  专题研讨是“研中学”,即围绕专题研究开展的学习,常态的研究性实践造就一个高质量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而设计迭代是“做中学”,即通过持续的实践改进最终成就范例作品的实作学习,是一种工作现场的学习,同时也是认知、情感、行为相互交融的具身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由教学新手历练成长为行家里手。

5

  从上述实践不难看出,教师的专业学习和教学观摩都是在不断扩大自己对跨学科的认识与理解,而与同伴一起的研讨则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不断缩小盲区、扩大已知、攻克未知,从而使跨学科的实践更加智慧和游刃有余。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富有创造、智慧的跨学科实践,物化达成,从而实现一个个教学范例和课堂精品的打造。

  怎么进行有心得的阅读和倾听?怎么通过现象纷繁的观摩看清其中的门道?怎么高质量、有贡献地参与和推进研讨?如何针对现有设计进行精益求精的迭代升级而成就范例典型?

  这些问题的深度解析,以及从制度、机制和平台等全方位支持系统的探索建构,将进一步丰富“教师跨学科能力发展的四途径·三阶段(即4P·3E)综合促进模型”的内涵,并将进一步形成合力促进教师跨学科能力的发展。


微信图片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中国教师报,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