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宝虹来源:教学参考河南站2023-10-16 16:56
大别山腹地。信阳新县箭厂河乡李家河村,列宁小学遗址、“红田惨案”遗址入口处。
第一眼看到她,我就生出了莫名的好感。
她上身着浅蓝色短袖,下面是深蓝色工装裙,腰间挂了一部耳麦——典型的景区讲解员装束。这么响晴而炎热的天气,我们打着遮阳伞还嫌晒,而她,居然不使用任何防晒物品,就那么无畏地暴露在强烈的阳光里,这就使得她脸上的皮肤显得有些黝黑。不过,这黝黑遮不住她的气质:脸上没有同行惯常有的敷衍麻木、面无表情,或者模式化的职业性微笑;一双大眼睛望着陆续下车的参观团队,眼神坦诚、清亮,庄重里透出一丝威严。
看到参观人员全部走下车,她即走上前招呼:“各位学员,欢迎来到我们箭厂河乡。我姓邹,大家可以称呼我邹老师。现在,请排成整齐的两列纵队,跟随我先去参观红田遗址。”
她话音一落,参观团队的几十号人立马自觉迅速地排成了两列队伍。没有喧哗,没有说笑。
队伍跟随着她,顺一条两旁整齐栽种了松柏树的小路迤逦前行。小路不长,却给人一种好似穿越时光隧道的感觉。很快,眼前出现一块纪念碑。碑身的上部,书写着“红田”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大字的下面,镶嵌着一块锈红色石板,其上镌刻有黄色的小字,介绍了“红田”的由来。碑身的正前方,是被栏杆和铁索圈围起来的一小块土地,里面生长着整齐的绿草。
她缓步走到纪念碑下,正对着听众们站定,再次发出指令:“现在,请大家站成整齐的四排,面向纪念碑,然后关闭手机。听讲解期间,不要接打电话。”
所有人都关闭了手机,行动无声而迅速。
“讲解开始之前,请大家默哀三分钟,表达对先烈们的崇高敬意……”凝重的神情,简洁的语言,舒缓低沉的语调,都透着不可抗拒的力量。现场立刻充满了令人肃然起敬的仪式感和庄严感。
“……默哀毕。这里,就是‘红田’。这块不足30平方米的土地,在当年其实是一块普通的稻田。1927年冬天,敌人把这里当作刑场,先后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00多人。鲜血浸透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壤……”她的讲解,有时是对场景和细节的生动描述,有时又像是炽烈的朗诵和抒情。随着内容的变化,她的语调时而急促高昂,时而低沉顿挫;神情时而痛惜,时而坚毅,时而虔敬;虽然声音微微有些沙哑,却掩不住撼动人心的力量。曾经的惨烈悲壮,曾经的坚贞不屈,曾经的无私无畏,就在她的讲述中历历展开,生动呈现。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与此同时,我还听到,我的前后左右都有啜泣声传来,不分男女,不分年龄。
“想想革命英烈们面对腥风血雨时的铁骨铮铮,无私无畏和信念坚定,再想想如今我们人生中的那些不如意,工作上的不顺利,个人利益的得与失,跟这些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呢?”
平时人人皆会讲说的道理,此时此刻显得如此的掷地有声,直击人的内心。我相信,在场的每位听众心中都会瞬间敞亮得如同照进一束光。
“现在,请大家排好队伍,我们一起环绕红田遗址一周。”
绕过一周,队伍来到遗址旁边的一组雕像群前面——都是“红田惨案”里的英雄。她又逐一讲解这些英雄的名字、相关故事等,其详细程度,不亚于一位高度负责的老师在给自己的学生讲课——恨不得倾其所有。
随后,我们顺着来时的小路返回,随她去往“列宁小学”旧址。灰瓦白墙的门头,不大却古香古色,最外面的门头上书写着端庄醒目的黑色古体字“列宁小学”,第二重门头上还有一个书写着“吴氏宗祠”的牌匾。原来,这里是我一直崇敬的革命先烈吴焕先的家族祠堂所在。
站在牌匾下,她告诉我们,正是吴焕先的大义与坚持,这个宗族祠堂才变成了学生们读书学习、接受先进思想熏陶的“列宁小学”,并为党和红军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骨干力量。
走进当年的教室,她招呼我们坐在一排排长条小板凳上,自己在前面的一张长条木桌前站定,讲述起一段段与该小学相关的动人心魄的历史。此刻,她俨然是用心授课的老师,我们,则是渴求知识的小学生。
“听完了《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歌词的来历,现在,咱们一起把这首歌唱起来怎么样?来,我先起个头……”她一边热切地望着我们,一边就开始了高声领唱。在这样的感召下,谁会拒绝放开嗓音,用歌唱来表达内心的感慨和敬意呢?整齐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教室里,又飞扬出木格子窗之外。恍然间,让人如同置身在了残酷而又令人热血沸腾的革命斗争年代。
走出教室,来到院子里,在一座名为“坚贞”的铜雕像前,她又站定了,脸上的神情重新变得凝重。
“这个满脸孩子气的铜像人物是少女肖国清,她牺牲时才16岁。尽管是小小年纪,但革命斗争的烈火早已让她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肖国清牺牲后,我们新县的老百姓坚信:那满山遍野红艳艳的杜鹃花就是她的化身。从此,大家都爱上了种植杜鹃花,其中一位老先生更是酷爱和坚持不懈。可以说,在我们大别山区,杜鹃花已不仅仅是一种花了,她还是顽强不屈的坚定意志,是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是高贵的灵魂,是崇高的信仰,是美的化身!”
她的讲解变成了激昂的演讲。
沉浸其中的我们纷纷对她伸出大拇指:“讲得真好,真好!”她则报之点头和微微一笑。我想,像这样被众人由衷点赞的场面,她应该经历得多了吧?
天色渐晚,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可是,看我们听得专注而投入,显然有些疲惫的她依然热情地回答着我们的问题,延伸着讲解的内容,还不时加进自己的感悟: 革命前辈们甘愿为崇高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的坚贞不渝、无私奉献精神,放在今天依然适用,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问题的啊——这句话,她说了不止一次。
作为一名讲解员,邹老师为何如此的与众不同?
难以抑制满心的敬意,我忍不住与之交谈起来。这才知道,她原本是列宁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名叫邹建英。因为格外挚爱大别山的红色革命史,不仅在业余对其作了多方面的搜集整理和深入研究,还在假期里自觉担任起讲解员的任务。
“也许有人只是把这当作一项工作来做。而我,想把这项工作当作事业来做。”她说着,微笑间,把目光投向远方黛色的山脉。
品咂许久,我感觉自己读懂了邹建英老师。在她那里,个人、家、国早已融为一体。外界的追名逐利,喧嚣争执,纷纷扰扰,与她毫无任何关联,她只眷恋着大别山这片养育自己的红土地,专注在一方纯净的天地中,于感念和珍惜中,一往情深地保护和传播这片红土地上的红色历史,坚毅而执着。
站在列宁小学旧址门前望过去,前方矗立着一座崭新的教学楼,那是新的列宁小学,是如今孩子们上学读书的地方,也是邹建英老师工作的地方。新、旧列宁小学对面,是绿油油的稻田,一行行整齐排列的秧苗,在傍晚的阳光下恣意地闪耀着一色的醉人的绿。远处,有水牛哞哞的叫声传来。多么美丽安详的小山村!
如果,吴焕先烈士和他的红二十五军,小姑娘肖国清,以及那些血洒红田的先烈们能够看到如今这样的山河锦绣,听到邹老师这样用情的讲述和传播,该会是怎样的欣慰和自豪呢?
我们该返程了。回望时,邹老师还在目送我们。在夕阳金色的光影里,她挺拔站立的身影,如同一幅画。一遍遍回想她讲解时的投入和豪迈,还有她一再提到的杜鹃花,我突然想到:赤诚可敬的邹建英老师,不也是盛开在大别山的红灿灿的杜鹃花吗?
——文中图片由刘晖拍摄
作者简介:
李宝虹,河南省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语文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作协会员,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拔尖人才,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大学、江苏师大、四川师大等多所高校特聘国培专家,河南科技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多次赴江苏、山东、陕西、山西和贵州等多地做师德师风、专业成长和班级管理讲座。个人专著《做智慧快乐的班主任》由南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校园风采 · 2023-05-10 17:55:32
校园风采 · 2022-05-31 09:19:12
校园风采 · 2021-11-29 16:41:03
校园风采 · 2022-04-03 13:23:42
校园风采 · 2023-02-22 18:10:03
校园风采 · 2022-10-03 18: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