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将实施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作者:秩名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为持续改善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日前,河南省教育厅印发通知,拟于近期组织实施2024年义务教育师资薄弱环节改善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根据全省教师培训规划,2024年义务教育师资薄弱环节改善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共设置县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省级骨干教师培育、万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培育、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样板工作室主持人培训、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专项培训、教坛新秀培育工程暨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等六类项目。

  各承训高校要充分利用河南教师网络学院,指导教师注册并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师德师风、心理健康、生命安全、信息技术、国家安全、科学素养、法治教育、家庭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幼小衔接、少先队工作、预防校园欺凌等不少于60学时的通识课程研修,已经学过的老师不需要重复学习。要实施实践性培训、案例式教学和参与式培训,实践性课程比例不少于50%。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实施2024年义务教育师资薄弱环节改善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厅直属有关单位,各有关高等院校:

  根据国家和我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精神,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际,为持续改善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我厅拟于近期组织实施2024年义务教育师资薄弱环节改善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现将项目组织实施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设置

  根据全省教师培训规划,2024年义务教育师资薄弱环节改善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共设置县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省级骨干教师培育、万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培育、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样板工作室主持人培训、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专项培训、教坛新秀培育工程暨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等六类项目,具体项目设置情况见附件1。

  二、组织实施

  (一)精心研制培训方案。

  (二)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各承训高校要落实首席专家负责制,配备学科班主任和生活班主任,加强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提升管理与服务质量。要按照时间节点报送相关材料,将项目申报书电子版(加盖公章的PDF文档)于2024年5月30日前上传至2024年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申报系统,将各项目开班时间于6月5日前、每期学员参训《报到通知书》电子版于开班前10天,发送至“省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邮箱。要积极联系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参训学员的报到、注册、管理工作。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学员健康管理和生命安全教育。

  (三)注重打造高质量培训成果。各承训高校要严格按照不同项目的成果要求,指导参训教师成果的产出、汇集、评价与转化,生成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用得上的精品课程资源和培训成果,并将培训成果凝练模式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培训期间,每个单位要提交不少于3期《工作简报》,在培训结束后30天内提交项目实施绩效自评报告、优秀教师成长行动研究报告及有关宣传材料汇编等。

  三、其他要求

  (一)强化重视程度。各单位要站在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战略高度,系统谋划新时代教师培训体系建设改革,深入推进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协同发展、融合创新,持续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推动教师培训提质增效,加大教师发展政策经费支持力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二)精准选派学员。根据全省县域放权赋能改革有关工作要求,结合各市县教师队伍、名师骨干教师队伍等建设情况,我们对各项目名额进行了分配(见附件3-8),各市、县要按照参训学员遴选条件,统筹做好各类项目参训教师的选派工作,做到名额到校、通知到人,确保足额完成下达的指标,并于5月30日前,通过河南省教师教育网完成所有项目学员遴选工作。同时,根据《河南省省级名师、省级骨干教师遴选标准和动态管理方案(试行)》要求,各省辖市按照本市各学科分配指标的5%,以及有关要求和程序,组织遴选具备绿色通道条件的教师并上报。要建立参训教师选育用评机制,推动参训教师有效转化学习成果,带动本校、本地区教师专业发展。要将教师参培情况纳入培训诚信档案,无特殊情况未参训、被劝退、未结业的学员在三年内不得再参加省级组织的集中培训项目。

  (三)加强经费使用管理。本项目由省教育厅、财政厅提供专项经费。各项目承办单位要严格按照项目工作要求、经费标准(集中培训400元/人/天;网络研修3元/学时)和有关财务规定编制、使用培训经费(走绿色通道参加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育对象培训经费包含在各单位培训项目总经费中),要加强经费使用监管,完善项目预决算,严格经费报销制度及流程,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同时要保留经费使用原始单据备查,确保专款专用。

  (四)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各项目原则上须于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省教育厅将依托河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按照《河南省“国培计划”过程管理视导评价表(试行)》,对项目承训单位及县域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县进行过程视导,过程视导成绩将作为下一年度任务分配的重要依据。各市县培训计划名额注册完成率、报到率以及参训学员选送质量将作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年终绩效评价、下年度项目引导奖励的重要依据。

  本项目开班通知等信息将在河南省教师教育网及时发布,请各单位密切关注,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查阅并做好有关工作。未尽事宜,请与以下人员联系。

  附件:1.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项目设置说明2.县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分配表

  3.省级骨干教师培育项目承训单位一览表

  4.省级骨干教师培育项目名额分配表

  5.万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培育计划承训单位一览表6.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专项培训承训单位一览表7.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样板工作室培育计划承训单位一览表8.教坛新秀培育工程暨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承训单位一览表

2024年4月30日

  附件1

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项目设置说明

  一、省级骨干教师培育项目

  (一)培训对象。省级骨干教师培育对象。

  (二)培训目标。通过专家引领和跟岗研修,着力提升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校本教研指导能力。

  (三)培训内容。聚焦骨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素养以及专业发展阶段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围绕职业信念与教育情怀、教学创新与学生发展、信息素养与技术应用、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等方面开展针对性培训,着力提升骨干教师“教学创新力、技术应用力、行动研究力和专业引领力”,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省级骨干教师队伍。

  (四)培训时长。集中培训15天+主题式工作坊网络研修60学时。

  (五)培训形式。采取集中培训+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分阶段进行主题式、任务驱动式培训。其中,集中培训主要针对骨干教师,采取能力诊断、专题培训、跟岗研修、返岗实践、工作坊研修等混合培训方式,开展为期15天+线上60学时的专题研修。

  (六)成果要求。每人提交1项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和1篇自我专业发展报告。

  二、县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一)项目目标。依据《河南省“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指南(试行)》,通过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培训团队、教师发展学校、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和选育用评机制等项目的实施,创新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优质中小学联合联动培训中小学教师的新模式,健全县域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示范带动县域教师全员发展,建好建强县级教师队伍。

  (二)实施对象。汝阳县、社旗县等10个县。

  (三)建设内容。结合项目县实际,为项目县建立县域教师发展资源整合机制、县域教师培训选育用评机制。参考2023年“国培计划”市县教师培训团队要求,为项目县打造一支50人组成的教师培训团队,持续提升教师培训团队研究教师、服务教师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每个项目县建立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科(初中16个、小学9个)、原则上每个学科不少于5人(共125人)的名师工作室;建立初中、小学均不少于10人的名校长和名班主任工作室;建立初中、小学各5所教师发展学校,支持区域内教师常态化发展;每年对项目县4所学校(初中小学各2所)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形成名校带弱校、骨干带全员的“校带校”“师带徒”机制,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县域全体教师专业发展。

  (四)建设周期。3年。

  (五)建设形式。承训高校协同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优质中小学校(优先从河南省教师教育实践基地中遴选)和省级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团队,与项目县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共同组织实施。

  1.打造县级教师培训团队。项目县在高校的指导下,在县级培训机构专职培训者、优秀教研员和一线名师名校长中遴选建立50人县级教师培训团队。承训高校采取集中培训、主题工作坊研修、团队行动学习、实战训练提升等混合培训方式,对培训团队实施为期3年、每年不少于15天、主题式网络研修不少于180学时(每年60学时)的分阶段、递进式专题培训,着力提升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的培训规划、组织实施、校本研修指导、团队建设、专业引领和培训评价等能力。

  2.建设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项目县在高校的指导下,遴选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科(初中16个、小学9个)、原则上每个学科不少于5人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共125人),20名名校长(初中小学各10名)工作室主持人,20名名班主任(初中小学各10名)工作室主持人,承训高校围绕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学习共同体与工作室建设、教学创新与教学研究、专业引领与辐射带动等内容,对工作室主持人实施为期3年、每年不少于15天、主题式网络研修不少于180学时(每年60学时)的分阶段、递进式专题培训,为项目县建设一支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队伍,同时指导项目县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印发的《中原名师工作室建设指导意见》和《河南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指导意见》,将工作室建设成为县域教育教学研究的平台、名师骨干教师培养的基地、教师成长共同体凝聚的核心、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辐射的窗口。

  3.助力教师发展学校建设。项目县在高校的指导下,遴选校本研修基础好、学校教师发展环境优的4所中小学校(其中,小学2所、中学2所)作为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对象,按照“国培计划”“一对一”精准帮扶项目模式,由承训高校协同优质中小学校依据《“国培计划”“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项目实施指南(试行)》,对教师发展学校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扶,探索实施新入职教师到教师发展学校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新模式,将教师发展学校打造成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基地。

  4.建立县域教师发展资源整合机制。通过项目县项目实施,推动项目县优先实施培训、教研、电教等部门资源的实质性整合,成立新时代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底线保证教师培训、教研和电教等多方力量,在实施教师培训项目、服务教师发展上的功能性整合,建立共同谋划、联合立项、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建好建强县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5.建立县域教师培训选育用评机制。项目县按照“以终为始、学用一体、育用结合”的原则,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健全教师培训项目“精准选、精心育、精确用、精细评”制度,关注教师培训全链条,建立教师培训个人成长档案,推动教师培训成果转化、能力有效迁移、作用持续发挥,不断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的成长感和获得感。

  (六)成果要求。每个承训单位提交1个县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案例;每个项目县提交1个县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报告和规划;每个教师发展学校、工作室各提交1个实践案例和建设总结报告。

  三、万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培育计划

  (一)培训对象。年龄在40岁以下的优秀在职教师。

  (二)培训目标。培养和造就一批勇于实践、锐意进取、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为全面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基础。

  (三)培训内容。依据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围绕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新课程与新课标、新教材与新理念、新方法与新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认知规律、作业设计与考试命题、科学研究与教学成果凝练、校本研修与团队合作等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置培训内容。

  (四)培训时长。集中培训10天+主题工作坊网络研修60学时。

  (五)培训形式。以行动研究为主线,采取集中培训、跟岗研修、返岗实践、导师带教等混合培训方式,进行主题式、任务驱动式培训。

  (六)成果要求。每位参训教师提交“我的教育教学经验”(不少于3000字)、个人专业发展分析报告各1篇。

  四、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专项培训

  (一)培训对象。中小学幼儿园师德业务骨干(要求具备骨干教师、名师等荣誉称号)及师德建设管理人员,能够较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培训目标。依托全省10所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及9所师德师风涵养基地师德资源,每年对1000名师德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开展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助力各地各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

  (三)培训内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人民教育家”“时代楷模”、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深刻领悟、全面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系统开展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及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的学习,确保参训教师知准则、守底线。

  (四)培训时长。集中培训5天。

  (五)培训形式。围绕“师德素养提升”主线,采取常规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情境式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等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创新开展沉浸式师德专题培训,拓展师德教育的高度、宽度和深度。

  (六)成果要求。每位参训教师提交“《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总结与反思”(不少于2000字)1篇。

  五、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样板工作室培育计划主持人培训另文通知。

  六、教坛新秀培育工程暨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

       (一)培训对象。1000名入职3-5年的“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等种子教师和1.1万名新入职教师。

  (二)培训目标。依托高校,每年对1000名入职3-5年的“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等种子教师开展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助力他们实现从合格到胜任的转变;依托教师工作坊,采取同步在线或异步在线、“1+10”的朋辈合作学习形式,组建区域教师线上学习共同体,共同进行60学时的主题研修,帮助新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研习学科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基础应用策略,形成教学基本能力与教学研究意识,适应教师岗位要求。

  (三)培训内容。

  “种子教师”聚焦教师专业发展核心价值、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依据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围绕师德修养、专业理念与学科知识、学科育人与教学反思、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四个维度设置培训课程。新入职教师聚焦新教师专业发展核心素养和教育教学基本能力,突出实操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围绕职业领悟与师德践行、教学常规与教学实践、班级管理与育德体验、教学反思与教研基础等四个维度设置培训课程。

  (四)培训时长。种子教师集中培训10天,线上学习60学时。新入职教师线上主题工作坊研修60学时。

  (五)培训形式。集中研修、同步在线、异步在线相结合。

  (六)成果要求。每人提交个人教学反思(不少于3000字)1篇。

1443-2311221Z52R34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 770772751#qq.com (#改为@)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慧育首页 慧育文选 财经直播头条聚焦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