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 王新龙:乡村夏晨
摘要:布谷鸟的和鸣,惊醒了夏梦。多语的麻雀,叽叽喳喳,不时插话。寂静的夏晨瞬间热闹起来了。 晨曦初露,透过窗棂照进屋内。轻轻起床,走到屋外,打开大门,行走在乡间水泥铺就的…… |
布谷鸟的和鸣,惊醒了夏梦。多语的麻雀,叽叽喳喳,不时插话。寂静的夏晨瞬间热闹起来了。
晨曦初露,透过窗棂照进屋内。轻轻起床,走到屋外,打开大门,行走在乡间水泥铺就的小道上。鸟鸣啁啾,空气清新,凉爽宜人,我独自尽享着夏晨的美好。
乡间小路四通八达。水泥路是国家“村村通”的成果,宽约四米,可容车过。自从修了水泥路,极大方便了乡亲们的出行。一年四季,无论是在雨雪天,还是在漆黑的夜晚,均能顺畅通行。乡邻们从此告别了雨天两脚沾满泥,夜晚出行跌跟斗的历史。这条路既利于乡亲们外销经济作物,也利于外地商品来此交流,极大方便了乡亲们的生活。乡亲们亲切的称呼“村村通”是致富路,是联通路。
水泥路蜿蜒曲折,干净整洁,连通大路。路两旁,长满了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
核桃树,枝叶婆娑,树冠荫翳。颗颗核桃,个大饱满,有的躲在树叶下,像调皮的小孩在躲迷藏。绿色的外衣与树叶一色,浑然天成。如果不仔细观看,就很难发现它的踪影。核桃是村中常见的经济作物,既可食湿果,也可食干果,还可榨油,深受乡邻的喜欢。
偏僻处,狗尾巴草,迎着晨风,翩翩起舞,似与早起的人儿打招呼。在中原地区的农村,这种植物较为常见。据植物学家讲:狗尾巴草历史悠久,是粟的祖先。粟去外壳后,就是黄澄澄的小米。小米是黄河中下游区域中最常见的一种农产品。小米饭养大了祖祖辈辈的乡民。我不由得想起了歌曲《父老乡亲》中的歌词:“我住过不少的小山村,那里到处有我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我养大,风雨中叫我做人……”。
那边绿色的草丛旁,有几朵紫红色的花儿,已经绽放,随着晨风,微微招摇。它的叶片较阔,覆盖着白色的细细的绒毛,小喇叭似的花儿,叫蜜蜜罐,土得掉渣的名称。摘下一朵,轻轻吮吸一下,丝丝甜蜜,沁入口中,似乎还是小时候记忆的味道。
其实这种植物,是一种地道的中药材,其根,学名叫生地,经过炮制后,称之为熟地,极富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我想,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能识得这宝贝,围墙隔绝了他们与旷野的联系,大自然的许多馈赠,对他们而言,只是书本上的文字,对面相见也难相识。在暑期,他们如果能走出空调房,放下手机,走进这绿色的田野间,该有多好啊!
小路上阒不见人:乡邻们搬去城镇住的,外出打工的不少,只留下一些不愿离开故土的中老年人。几年前流转出去的田地,曾种过经济作物,如今又回到原主人的手中。几个年长者,对土地还有深情,他们早前播下的玉米,高过人头。
吐蕊的玉米花,吸引了大群蜜蜂,它们嗡嗡劳作,传花授粉,似酝佳酿。人勤地不懒,有辛勤的付出就会有不负汗水的收获。有田有粮,生活不慌。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经济如何繁荣,饭碗如果不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难免心中不安。食不果腹的日子虽然已经成为从前,但是荒耕的教训,不能不牢记心上。
乡村已经改变了模样: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绿色覆地,满眼青翠;道路通达,干净整洁;庄稼拔节,茁壮成长。但是,相较从前,出奇的安静,少见人影。
我们该有怎样的乡村呢?
作者简介:
王新龙,河南省新密市第一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新密市优秀教师、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有作品散见于报刊或获奖。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