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专栏 | 文城,人性最美的地方
摘要:文城,人性最美的地方 ——读余华《文城 》 初读《文城》,认为这部作品讲了林祥福、阿强和小美之间的爱情纠葛。能够识字断文、精明无比的林祥福竟然被小美两次“放鹰”(就是…… |
文城,人性最美的地方
——读余华《文城》
初读《文城》,认为这部作品讲了林祥福、阿强和小美之间的爱情纠葛。能够识字断文、精明无比的林祥福竟然被小美两次“放鹰”(就是与男人结婚,以诈骗钱财为目的,俗称放鹰的女人)。小美偷走了家里十七根大金条中的七根大金条和四根小金条中的一根小金条,仅仅给林祥福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女儿。林祥福“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她”,怀抱女儿,过黄河,跨长江,满怀希冀,走向美丽的文城,只因为阿强和小美说他们来自文城。
作者用朴素的语言,采用倒叙中穿插补叙的手法,最后又写了《文城·补》。从北方写到南方,从清朝末年写到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混战,一群小人物的命运随之跌宕起伏。虽然书中每一个小人物的命运都在历史的洪流中被颠簸流离,但是隐藏在这些小人物身上的人性之光依然闪烁。
主人公林祥福对母亲孝顺,对田氏管家厚待信任,对待爱情忠贞不渝,对待每一个帮助他的人是感恩的,几乎是一个完人。面对妻子小美两次离家出走,偷去了几辈人的积蓄。林祥福没有过问,更没有逼迫追回,他相信自己是爱小美的,小美也是爱他的,她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题。从侧面也证明了小美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女人,并没有良知尽丧。虽然小美在他心里是虚无缥缈的,林祥福还是怀抱满月的女儿踏上了心中的文城。后来发现溪镇里人们的语言和生活习俗都和小美有太多的吻合,所以他就在溪镇住了下来,等着小美回来。也就是说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
其实那座文城根本不存在,林祥福直到死也没有找到文城。文城在他的心里,只是他心中美好的乌托邦罢了。林祥福在溪镇是见过小美的,第一次到溪镇在胡同口,转眼就不见了,只不过是小美无脸见到林祥福,小美还托人把婴儿衣服送给林祥福,以此减少内心的愧疚。林祥福二次到达溪镇的那天,小美和阿强一起愧疚地冻死于那场暴风雪。人世间得不到的爱情才是最好的爱情,小美和文城一直在林祥福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永远是一种美好和向往。
林祥福的好友陈永良、善良的顾益民会长都知道小美和林祥福的故事。只是他们不愿打破林祥福心中祈愿的美好,苛意隐瞒罢了。要不然在《文城·补》当中,顾益民明明知道小美和阿强靠织补最多能图个温饱,阿强父亲也是商会理事会理事,小美死后净身被发现那么多的银票放在贴身的小布袋里,顾益民遣人送回小美娘家,没有过多声张。善良的溪镇人也许都知道小美的故事,他们让林祥福一直活在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当中。人活着应该都有精神支柱,人的精神支柱一旦倒塌,肉体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就这样,林祥福抱着女儿走遍了溪镇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女儿也吃遍了百家母亲的奶。为了感恩帮助过他的每一个人,他为女儿起名林百家。正因为他的感恩,他拿出从家带来的银票,盖楼成立木器社,陈永良当了帮手。才使帮助过他的陈永良夫妇和两个孩子不再餐风露宿,寄人篱下,后来又无偿赠送陈永良良田百亩。在陈永良和顾益民等众多人的帮助下,林祥福相信溪镇就是小美口中那座美丽的“文城”,终有一天小美会出现在他的面前。正是在这种意念驱使之下,林祥福的十七年才活得体面而有尊严,快乐而有意义,才把林百家养大成人。这个时候,也许林祥福已经知道文城是不存在的。他的精神支柱并没有倒塌,他渐渐地活成了女儿和陈永良一家的精神支柱。
人性是永恒的主题,作者刻画了溪镇一群善良的小人物团体。在溪镇,不论财富、品行、还是学识,顾益民都是首当其冲的。他不像其他的富人那样为富不仁,相反他对待每一个下人都是温和的:收留漂泊的异乡人陈永良一家四口,善待怀抱孩子的林祥福,即使客死异乡的人也要好好安葬……后来他被土匪绑架,林祥福、陈永良等人舍命相救就不难理解了,常言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他面对兵燹、匪患,知道逃避不了,躲过了今天还有明天。每一次都带领大家从容面对,作为商会会长,唇亡齿寒的道理他再明白不过,他申明大义,舍掉自己六万块大洋、组织独耳民团抗击土匪,换得片刻安宁……这种担当、豪情和大义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在世道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他和林祥福送孩子们一起接受新式教育,为国家储备人才,远见和卓识难能可贵。只是他那几个男孩不如女孩争气,老大因为贪心,落得个被贩卖澳洲为奴的下场,生死未卜。
陈永良李美莲夫妇和他们的儿子陈耀武陈耀文都是善良的代表。李美莲把林百家从小养到大,和亲娘并无二异;陈耀武和林百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把自己从土匪手里换回林百家,差点被撕了肉票;林祥福最后托付的暗门子女人——翠萍,因着和小美有几分相似,她的善良给了林祥福肉体和精神的慰藉,情深义厚的林祥福也使她的后半生衣食无忧;有情有义的田家老父亲和田家五兄弟,保存着林家田产房屋,使得林祥福得以叶落归根,魂返故里。颇使人感到惊讶的是,兄弟四人拉着田大和林祥福的遗体在西山歇息时,林祥福的遗体和小美的遗体竟然毗邻了;还有作为土匪的“和尚”和他那几位土匪兄弟、“和尚”娘内心未曾泯灭的良知,众多的溪镇百姓和齐家村村民、刘庄村村民……众多小人物,虽然在乱世里苟且偷生,他们的身上无不闪耀着善良的光辉,让人在前行的暗夜里看到点点希望,点点希冀,温暖着人心。
人间有天使就有恶魔,有善良美好就有邪恶奸诈。以溃败的北洋军旅长为代表的军阀,本来沿途计划是要屠杀和抢掠并行的,因着顾益民会长的感化暂时放下屠刀,他们离开溪镇以后呢?难免不会成为屠夫民贼。还有张一斧、水上漂、豹子李等人间恶魔,不劳而获,劫人钱财,淫人妻女,还要一斧把人毙命。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有情有义的陈永良为了给林祥福复仇,一刀将张一斧送上了西天。
余华自己说:“人生就是自己的往事和他人的序章。”其实,书中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文城。林祥福的文城就是小美所在的地方,一家三口团团圆圆;陈永良的文城就是一家四口能够丰衣足食,平平安安;小美和阿强的文城就是儿孙绕妻,再无衣食之忧;顾益民的文城就是溪镇商贾往来,家世安享荣华,儿女诗书传家;把人命视为草芥的恶魔张一斧还妄想出行有八抬大轿……总之,只要希望不破灭,哪怕一息尚存,就会为之不停奋斗下去。只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个人的力量又算得了什么?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个人头上就成了一座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林祥福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往后的日子,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最终他徒劳无获,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他身上。
作者简介:
李玲,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五里岗小学英语教师。河南省散文协会会员,郾城区作协秘书长。喜读书,喜欢在文字的王国里胡思乱想,信笔涂鸦。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