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 周莉华:你好,郑州十八中
摘要:现代化的教学楼别具一格 01 相识 “要想技术学得精,请到郑州十八中!”这句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广告语,拉开了我和郑州十八中故事的序幕。 “你在郑州哪个学校?”别人经常这样…… |
现代化的教学楼别具一格
01 相识
“要想技术学得精,请到郑州十八中!”这句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广告语,拉开了我和郑州十八中故事的序幕。
“你在郑州哪个学校?”别人经常这样关心地问我。
“十八中”。
“那个技校?”别人吃惊的问,“你是教啥的?”
“高中语文。”我不好意思地回答。
“你们学校还有高中?不是技校吗?”别人疑惑的问。
“不是”,我的声音越来越低,“我们学校才办的高中,有初中,职专,还有短班。以高中为主。”我又讪讪地补充道。
“怪不得呢,天天收音机里都在广告,要想技术学得精,请到郑州十八中。十八中,全省都有名呢。”
可这个“名气”总让我羞于启齿。
来十八中真是机缘巧合。毕业季,也意味着校园情侣分手季,男朋友在大四上学期都已经落实了工作,而我,马上要放寒假了,我的工作还没有着落。我们俩心里都很急。
恰巧,在一个傍晚,男朋友去水房提水,正好看到十八中领导在水房贴招教小广告,可能,那个时候十八中也是自卑的,因为郑州地很多稍微有点名气地学校都直接到系里或学校就业办委托招教了,而十八中却是……男朋友当时都揭了榜,替我报了名。
去面试的那天,看到的景象让我瞬间恍惚:我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校园地处闹市,二七塔旁边,出门都是商业街,本想着进门后虽只看到一栋楼,但后面一定是别有洞天,转了一圈才发现,统共一栋教学楼!当时,校园里还在施工,黄土满堆,这哪里像个学校?!
有个一同试讲的同学在学校转了一圈后,说了一句:太让我失望了!然后就走了。
我也失望,但还是留下了,原因很简单,怕找不到工作,落不到郑州,对象黄了!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校长段亚萍
但是,每当别人问我在哪里工作时,我的心里总是很别扭,说的时候总有点说不出口的感觉。我知道我是自卑的,因为学校的名声不好很自卑。虽然,我在十八中工作的很快乐。
我在十八中工作得很快乐。
我们当时一起进入十八中的有六个年轻人,学校虽然条件不好,但学校领导对老师还是极好的,我们两个人一间宿舍,下班后四个女生凑在一起做饭,聊天,聊得最多的就是学生。老师们之间也很和气,因为十八中办过技术短班,我们的头发由一个短班的美发老师包了。没事的时候三三两两去逛街,街就在学校门口,便利的很。我们都亲切地称十八中是“都市乡村”。
每天听着二七塔东方红的乐曲,享受着闹市中的宁静,可我怎么也不太愿意告诉别人我是十八中的。因为,从学生层次上,从升学率上,从学生上的大学上,我的单位真的太差了。一个老师,最在乎的不就是名声吗?最在乎的不就是桃李满天下吗?最在乎的不就是自己的学生考上了某某知名大学吗?这些,那些年,十八中都不具备。
02 过渡
在当时的商业中心,当时最繁华的地方办学总有点不合时宜,寸土寸金的地方,怎么能有这样地”圣地”存在?!十八中开始了第一次搬迁之旅。
路砦,也是弹丸之地,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条件虽艰苦,但全体老师发扬“西南联大”的精神,从没有耽误教学,我们一个班的学生人数也有三十几个变成了四十八九个,每个年级也有原来的四个班变成了六个班八个班,原来的美术类学校也变成了以“美术为主,多元并举”的办学结构,更可喜的是学校文化课本科上线在2013年有了零的突破,那一年,我们班考上了五个三本,也是破天荒。
郑州十八中的美术特色已远近闻名
但好景不长,因为陇海路要修高架桥,刚刚稳定下来的我们又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学校。
这次,我们搬到了几乎离每个老师的家都很远的经开区第三大街与南三环交叉口——郑州交通技师学院院内,在这个开放性的校园里,艰难地办学。
学生处于开放性的校园内,不好管控,学校领导想尽各种办法,来保证学生的安全;老师们离家远,况且在当时会开车的还不多,学校领导就专门安排上下班的专车路线,保证每个乘车老师能按时上下班,在班车上,一起聊天又成了我们工作之余最快乐的时光;老师们也从来没有因为这些暂时的困难而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这些困难也促使很多老师都学会了开车,可以说,没有我们这次远距离的过渡办学,还真的不会那么快就能拿到驾照呢。有时候,苦难,真的是成功的催化剂啊!
而且,在过渡时期,学校的教学成绩年年创新高,每年我们都拿回来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的牌匾,每年的高三升学率都有攀升,十八中,人们已经开始对他转变了看法,开始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她。而我的心里,也开始发生变化,十八中,我开始为你骄傲!别人问我在哪里工作时,我不再躲躲闪闪,羞于启齿,而是大大方方的告诉她:十八中!
运动会入场式
虽然现在,别人问我最多的已经不是对学校性质的质疑,而是我孩子考的分数不太好,能不能去你们学校?我的心里还是有很多不爽:为什么只有考得差才来我们学校?我更渴望十八中有更好的生源,以让十八中走得更快,飞的更高!
03 搬迁
我们终于结束了历时八年的流浪,拥有了自己的家!
其实,在我们从二七塔下搬走的时候,市政领导已经给我们选好了将来办学的地址——高砦村,但因为种种原因,学校从2015年奠基之后,荒芜了好几年,才开始动工。我记得段校长在我们第二次过渡的时候都给我们说2015年我们都可以搬到新校区了,一直到2019初,我们才回到我们自己的学校。
还记得,我们搬回来时,学校基本就属于工地,为此,还受到电视台的曝光,说学校还是工地,怎么让学生上课?!这不但是社会的担忧,也是全体十八中人的顾虑,可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义无反顾搬回来了,因为,在外流浪的孩子太苦了。
校园一角
回到自己的学校,十八中的老师们有了做主人的感觉,憋着一股劲,让十八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地式的学校已经成为过去时。现在,故宫红的外墙,墙内生机勃勃的有皎皎玉兰花,还有学生朗朗读书声;明亮整洁的教学楼就不必说了,标准的操场和看台,多功能艺术报告厅,漂亮大气的游泳池吸引了很多外校的同仁们赞不绝口,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学成绩又攀新高——2020年,我们有上名校的毕业生啦!
现在,别人再问我:孩子考得不好能不能上你们学校?我会很霸气的一口回绝他:上不了!因为,我知道,十八中现在是好名声在外,十八中的生源也会越来越好!
这就是我和十八中的故事,作为十八中的一员,我骄傲,我自豪,我是十八中人!
相信,将来,我和十八中的故事会越来越精彩,我对十八中也会越来越依恋!
作者简介:
周莉华,河南省郑州市第十八中学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莫言在《晚熟的人》里说:本性善良的人大多都晚熟。我想我应该是那个晚熟的人。无论生活怎样待我,依然保持内心的善良和赤诚。不汲汲于名利,只安于在热爱的岗位上修篱种菊。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