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梅专栏 | 隔离背后的温暖
摘要: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一场隔离,更觉人心温暖。 “疫情严重吗?严格防护,吃好喝好休息好,看书写文章,室内活动,坚持半个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是来自做医生的长辈的关…… |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一场隔离,更觉人心温暖。
“疫情严重吗?严格防护,吃好喝好休息好,看书写文章,室内活动,坚持半个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是来自做医生的长辈的关照。在刚刚知道病毒就在身边,需要居家隔离的时候,恐慌担心还是实实在在的,听到这样的话,刚做完一轮核酸的我,不觉有一刻的轻松和愉悦,担心和恐惧顿时减少不少。
街上按下暂停键,可是学习却一刻不能停。线上教学开始步入正轨。今年开始用钉钉上课,一切还在探索中。一次上课,连麦同学后,让其他同学在互动区发言,因为自己没看见,却以为是大家都没发言,焦急地问大家是否听懂。课下,可爱的同学私聊我:“老师,互动区上拉,您就可以看见我们的发言了。”顿时觉得天空开阔,一片晴朗。
每一个老师都在认真按时上课,学生们都一如既往交着作业。每一堂课都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要说两样,就是线上和线下的区别。所以,我理所应当地认为,大家都和我一样在居家隔离。
直到过了一周左右,才在无意中知道,我的很多同事和学生早已外出集中隔离。微信同事:“你们外出隔离了?”“嗯,我们出来一个周了,怕你担心,我们商量不告诉你。”另一同事说:“我还在想,多亏是我出来了,如果是柳妹妹,可怎么办呢?”我不禁感慨,大家都知道我身体弱,思虑多,统一口径保护我,这是多么深厚的情谊?
那些隔离的孩子,没有一个说过隔离生活的困难,他们的每一份作业都透着坚强和担当。他们在外隔离的日子,一定也担心过,纠结过,可是我看到的却是他们每一个都在认认真真工作和生活。
这样的温暖,是安宁和安定。
“梅,你有吃的吗?没有的话,我让妹妹给你送。”这是我们同一个小区,同样居家隔离,门上按着报警器的同学发来的微信。她自己一大家子人吃饭,需要的更多,却还想着我。
“梅,你们那儿疫情严重?保护好自己啊。”这是同学群一声又一声的关切,电话,微信,视频,每一个都关照着。最近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此刻好像感受得更深。
“大姐,你们还有吃的?我让我表妹给你们送点去?能送进去吗?”这是堂弟妹的微信。她妈妈生病了,她一直一个人在医院陪护。她的两个女儿和老公、公公婆婆都在外边集中隔离。这样的情境之下,她还牵挂我是否吃得上,这怎么不让人感动?
需要一篇新闻稿,微信马秋梅姐姐,她二话不说,半小时内一篇新闻稿件传给我。中教参平台刘主编在疫情初期留言:做好防护。而今,又发来亲自拍的春天的照片,让我居家隔离的日子看见春天的到来。他们是我素未谋面的微信朋友。这温暖,不热烈,却美好。
因为门封着,为了不给物业和志愿者添麻烦,我们居家隔离的前期,一直没买东西。封家封得太突然,所有东西都没有提前准备,特别是水果。仅有的一兜苹果,老程是一个也舍不得吃。冰箱里存的肉类,每顿饭也只是给我做好。为此,我也逼他吃,他却不以为然“只要你吃好了,我就吃好了。”
离家遥远的妈妈和弟弟妹妹的问候从未间断过。一人在家不会做饭的爸爸,告诉我不用担心他,他没问题。孩子也安安静静在外求学。大家都告诉我:照顾好自己就好。
“你总是被大家保护得很好。”老程感慨。是的,我何其有幸,拥有这么多。居家隔离的我,一切都好。你们的爱,温暖着我。
待疫情消散,待华枝春满,山河无恙,人间皆安。那时,我们一起相约,赏花赏景赏人间。
作者简介:
柳梅,山东省莱西市店埠镇中心中学语文教师。爱生活,爱记录。愿意用笔分享生活中的小美好,给忙碌的生活增加一点色彩。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