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 薛营利:回不去了

摘要:2021年7月15日,适逢河南疫情。 家庭微信群。 “大姐,你会来吗?” “郑州黄河大桥堵死了,出不去。”大姐发来视频,果真如此。 “二姐,你呢?” 二姐说:“我晚上出新乡,回家……

  2021年7月15日,适逢河南疫情。

  家庭微信群。

  “大姐,你会来吗?”

  “郑州黄河大桥堵死了,出不去。”大姐发来视频,果真如此。

  “二姐,你呢?”

  二姐说:“我晚上出新乡,回家上坟。”

  “三姐,你会回来吗?”

  “我不回去吧。长垣这边也是查得可紧。”

1

  不用掰手指,清明节回去了3天。暑假大雨时节在老家逗留了4天。或许以后回去居住的天数会更少,虽然我叫嚣着“退休了我要回老家去”。但我终究还是离那个,我出生并让我自豪,且也想她以我为傲的地方,是越来越远了,离我的父亲母亲,越来越远了!

  父亲母亲,都葬在自家田里,守望着那片土地。

  那里风水好。那片田地,曾种植过西瓜。我清楚地记得二爷爷在地里搭起帐篷,日夜照看。我还骑着自行车给爷爷送过饭。瓜棚里有采摘下来的熟透的甜瓜和西瓜,很甜很甜!

  西瓜下来了,父亲母亲会赶着架子车,走村串巷大声吆喝着卖瓜。那时是小麦换西瓜。再后来驾子车换成了拖拉机……提起那片田地,最闪亮的场景是种植水稻时节。大河小河田里井里都是水。爸爸和叔叔开着拖拉机,带着两个弟弟散稻苗。我们姊妹五个,还有妈妈和婶婶栽稻。

  “营利栽歪了,拱绳了啊!”

  “婷婷这回栽少了,可是偷懒耍滑了啊!”

  “妈,下晌吧,热死了!”

  ……

2

  孩童们之间,计较着谁干得多谁干得少,计算着什么时候,才可以收工回家。现在想来,还是热闹得很。

  为了赶快栽完,不下晌在地头吃饭,小憩一会接着干是常有的事!

  夏天,早起凉快,插秧不稀罕,我们姊妹五个是我们家插秧主力。有时候姑姑家的表姐表弟也会来帮我们干。姥姥家得了闲,也会来人。一幅热火朝天的农忙图,吃饭做饭都是大地锅,好不快活!

  下晌了,叔叔用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带着们姊妹五个从街上经过。那情景,自成一绝。通常是前面车梁上坐一个,后座上坐一个,后座两边一边一个,还有一个趴背上。哈哈,我们姊妹仨,叔叔家两个女孩,齐了!我们五个女孩子,可是我们两家插秧的好手。两家的水稻基本都是我们插完的。

  周末,薅稻草,大姐带着我和二姐。早起下田,大姐眼疾手快,总是把我和二姐狠狠地甩到后面。回过头,又接上我们的活儿。姐姐能干,但学习却不大好。上学十几年,她一张奖状没拿回过家。可就是这个学习不好的姐姐,帮着爸妈护着这个家,帮着二姐上完了学,又帮我和弟弟完成学业。从金钱到物质,无一不帮。直到结婚后,她时不时的会问,“缺钱不?用钱的话只管说,我给你转!”

  ……

  这一切终究是回不去了。父亲先逝,叔叔走了,母亲也走了。西瓜早已不栽,水稻也多年不种。那田里,现在只种玉米和小麦。母亲经常为了左右两边的田埂,耿耿于怀。田埂歪了,歪到我家地里了。“妈,歪就歪呗,叫他多种二分地又能乍着?”大姐劝慰她。“你现在缺钱了,说一声俺姊妹几个都给你。衣服不断给你买,两个孙子健健康康,弟弟弟媳正经过日子。你说生那闲气干啥?”“对对对,多活几年比啥都强。”母亲似乎明白了,“能活到八十多岁我就满足了。”

  这终究都成了遗憾。

  微信群里,话题还在继续。可思绪,却还在那旧日的时光里,扯不回来……(谨以此文纪念那回不去的时光,岁月悠长,能留在记忆中的都是值得珍藏的!)3

  作者简介:

  薛营利,河南省长垣市博爱小学数学教师。长垣市优秀教师,长垣市文明教师。传道“真善美”,培养“大写人”。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