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齐晋专栏 | 解悟孔孟的快乐(下)

摘要:解悟孔孟的快乐 下篇:亚圣之乐 孟子生于战国中期,比孔子晚了179年。他对孔子备极尊崇,在《公孙丑上》中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思想……

解悟孔孟的快乐

下篇:亚圣之乐

  孟子生于战国中期,比孔子晚了179年。他对孔子备极尊崇,在《公孙丑上》中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思想上,他继承了孔子的衣钵,成为儒家一代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行动上,他也曾效法孔子,率门徒摇唇鼓舌游说天下,但不为列国王侯悦纳,终归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

  要说孟子也是一个快乐主义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首因其持“性善论”,对人生的快乐格外看重并作出了精辟的概括。他在《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就是:“有修养的人享有三种快乐,但当君王的不包括在我所说的范围之内。父母亲健在,兄弟姐妹都平安,这是一种快乐;上不有负苍天,下不愧对他人,这是第二种快乐;招揽天下的优秀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种快乐。有修养的人享有这三种快乐,但当君王的不在我所说的范围之内。”

1

  耐人寻味的是,孟子在这里反复申明,自己所推崇与标榜的“三乐”,只指向一般人,主要是自己所隶属的社会阶层——“士”,而不包括高高在上的君王在内。不难理解,在孟子看来,君王统御天下,富有四海,作威作福自是不在话下,只是他们占比甚少,只能算是凤毛麟角的“小众”,其独享的喜乐荣华并不具有普世意义。

  那么,孟子所谓“君子”——堪称社会清流的读书人,究竟又该如何体认并领受“亚圣版”的“三乐”呢?让我们也来作一番爬梳——

  第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是指家庭温馨和睦,家人平安幸福

  儒家思想以孝悌为核心,特别重视人伦亲情之乐,认为家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家人安康、兄弟和睦,事业才有基础,幸福才有源头。无论好人、坏人,谁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健康长寿、眷属安然无恙,由此可得宜家和顺之乐,确是普通值得称羡的美满,因此孟子把它列为第一桩乐事。

  不错,乌鸦尚存反哺之心,羔羊也懂跪乳之恩,何况人呢?遵行孝道,在儒家看来,当然是为人子女应尽的本分。《论语·里仁》篇早就提出:“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均是告诫子女辈要服侍双亲,恭敬周至。孟子更特别提醒我们中年一族,父母虽年事已高,所幸双双健在,实是子女莫大的福分,当格外珍惜,好生奉养;事亲虽够辛劳,但赖有双亲可依,人生尚有来处,我辈承欢膝下,何等欣慰,故曰痛并快乐着。

2

  作为血亲关系,除了父母与子女外,次列便是兄弟姊妹了。有道是,兄弟如手足。孟子这里津津乐道的“兄弟无故”,不仅是顾念手足无夭折、同胞俱安康,而且还祝愿骨肉之间要相亲相爱、守望相助,彼此没有任何猜忌隔阂,这样既能让父母满意放心,自身又可保持精神愉悦,实乃君子寻常叨享家庭之乐的另一侧面。

  对于孟子心仪的这一联骈喜乐,古人有一个非常形象而又典雅的说法,叫作“椿萱并茂,棠棣同馨”。不宁惟是,假如我们再拓展一下思维,把其他亲情关系如夫妻、婆媳、妯娌等,都作为影响、决定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度的要素而加以考量的话,那么惟有悉心调停呵护,俾一家人健康快乐、无灾无虞,老幼上下敦睦和美、欢洽无间,则此一份齐家之乐,才算完满而得大欢喜!

  言至此,或许有人会不以为然,觉得亚圣所推重的这一人生“乐处”太过稀松平常,似乎人人唾手可得。其实呢,现实生活中,事与愿违而令人疾首痛心者比比皆是:有多少人父母不幸早早离世,如《诗·小雅·蓼莪》所云:“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人生从此便仅剩归途,余暇无多罔极憾恨;又有多少兄弟姊妹间,为了一些生活琐事或利益纷争而反目成仇,缺少亲情互动,恩断义绝竟成陌路之人,上演了一出出人间悲催活闹剧,岂不令人扼腕太息?

  珍惜并享受这简单而又真淳的快乐吧,因为一旦错失了,便再也不可复得。尤其是赡养父母,常言说:“子欲孝而亲不待。”这里我想提醒整日奔忙的人们,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逗他们开心使颐养天年,扛起这份“甜蜜的负担”,哪怕是像古代二十四孝中“彩衣娱亲”的老莱子那样又当如何!

3

  第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指做人坦坦荡荡,但求无愧于心

  人生天地间,置身纷繁复杂的社会之中,一旦本性被红尘蒙蔽,心智为物欲所惑,庶几会耽于金钱权力、声色犬马、口腹之欲等而迷失自我,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在道德层面上产生一种负罪感。如何才能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呢?孟子告诫我们,要心存善念,心胸坦荡,既懂得敬畏戒惧,又严于律己,时常检点自己的行藏是否合乎道义,立身处事是否光明磊落,惟有明辱知耻,方可无愧于心。这不仅关乎一个人的品德修养问题,更是保持内心宁静与笃定的重要前提。

  众所周知,孟子力主性善论,他指出:“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意思是说,人天生就具备了各种道德本性,只要反躬自问,自个儿确已做到了诚信无欺,便能获得最大的快乐。另外,他还发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感召,并主张做人要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培养一种正大刚直的伟岸人格,具有乐以天下为己任、凛然傲立天地间的磊落情怀。在他看来,每个生命个体,但凡道德上没有沾污,品行上没有亏损,对得起天地良心,就能获得心灵的安宁,这便是人生的又一大快乐也。

  记得西哲伊壁鸠鲁也曾说过:“所谓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试想,方今世界,红尘滚滚,物欲横流,诱惑无处不在,既然谁都无法超然物外,想要把持好自己并不容易。君不见,有多少人为了私心贪欲,伤了亲情,坏了友谊;又有多少人做了损天害理之事,因而整天担惊受怕,战战兢兢。如此,则正如宋代理学家程颢注疏云:“人能克己,则仰不愧,俯不怍,心广体胖,其乐可知。有息则馁矣。”

  难怪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论及孟氏“三乐”时,曾特别做出过这样的剖析论断,他说:第一乐——家人平安之乐,乃“人所深愿而不可必得者”,是否可得往往取决于天意;第三乐——教书育人之乐,乃“圣人之心所愿欲者”,是否可得仍要取决于他人;唯有第二乐——坦荡为人之乐,乃是“可以自致”之乐,故劝世人当自警自策,勉力为之。

  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指悉心传道授业,致力薪火传承

  孟子效法孔子,虽大半生游历天下,力推其仁政学说,但政治上却并无大建树,后来长期过着聚徒讲学的生活。最盛时,追随他的学生也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作为教育家的他,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与万章等弟子整理典藉,阐发自己的学术思想,写成了《孟子》一书。

  因为孟子首先是一个教育家,所以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作人生的第三种快乐。从教书育人中收获成功,享受快乐,这是一种文化命脉的延续,是亚圣先师的从业体验,更是他的职场心经。在他看来,对于“君子”而言,当自己的政治抱负难以施展时,退而求其次,便希望能够招罗资质优良又勤奋好学的生徒,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开启他们的心智,解答他们的疑惑,铸造他们的品格,帮助他们茁壮成长,并由此把真理传布于四海,让自己的思想发扬光大,则其乐又何如哉?

4

  《诗·小雅·菁菁者莪序》有云:“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意思是说,贤德之人能够培育英才,那么天下人就非常喜欢他了。作为杏坛后昆,令我辈感同身受的是,我们甘为人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天资聪明,积极好学,将来能够成为社稷人才、国家栋梁。学生们倘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师者自可从中收获一种价值实现,内心感到无比的欣慰,这便是亚圣对自己教育生涯的体认,更可做吾侪敬事乐业的镜范。

  至此,让我们再来对孟子的“三乐”作一通逻辑上的考据和义理上的绾结:从内容上看,他之所谓“三乐”,分别指向一介儒士的家庭生活、个人修为及职业生涯三个维度,也有人把这三种乐趣,提纲挈要归拢为亲情之乐、成德之乐和树人之乐(或称教化之乐)。从义理上讲,他给我们的启发是:身为士大夫阶层、“草根”一族,一定要看重并拥有此“三乐”,特别是当人到中年,一个人屡经沧桑,饱尝坎坷,铅华洗尽,更应该懂得删繁就简,除了回归家庭,还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砥砺心志,厚德载物,愿以平生所学布道传灯,回馈社会,如此方可享受完美人生,不失“君子”本色。

  不得不说,相较于孔说之雅正,肯定会有人对亚圣版的“三乐”心存疑义,甚至嗤之以鼻:快乐如此简单,幸福阈值之低,这也算是有追求有抱负的人生吗?我想重申的是,这些快乐看似质朴而易得,实则难能可贵,因为这才是真快乐、大快乐、长久快乐呀!孟子他老人家善于从人性的角度去审视并发现庸凡人生中的非常,恰是世事洞明,很接地气,时隔两千多年之后,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5

  生逢今日已全面奔小康的中国,有许多人在享受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精神上却感觉不到充实快乐。问题出在哪里?对照亚圣的“三乐”主张,我们不难找到症结所在:有多少人在外耽于吃喝玩乐,却腾不出时间回家与父母聊聊天,与亲人谈谈心;有多少人一味追逐名利、为所欲为,无视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又有多少当老师的,拥有满腔热忱欲把满腹经纶毫不保留地传授于人,而学生却偏不买帐……

  通过与孟老夫子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认知开悟:亲情可贵,健康是福,孝顺父母不能等待,骨肉情义千金难买;人生天地间,活就该活得像个人样,“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心无惭怍自能坦坦荡荡;为人师表,有机会又有能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既是感恩与回报社会,也是在薪火传承中对生命长度的延伸、对人生意义的升华,如此而已。

结 语

  综上,我们通过解悟孔孟二圣的快乐经,至少可以收获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其一:要为“快乐”探觅一个固定答案,绝非易事,因为见仁见智,标准很难统一。从中华传统文化流派中鼎立而足的儒道佛三家来看,他们在人生观及处世方式上大相径庭,但在对于苦与乐的认识上,倒也并非判若云泥。

6

  先说道家。其开山始祖老子崇尚清静无为,少思寡欲,随遇而安。他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把仁慈宽容、虚静恬淡和知足知止视为乐享人生的三大法宝。而他的继承人和后学庄子,更是主张与世无争,超然物外,逍遥自在,认为“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因而把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当成快意人生的终极目标。老庄这种“出世”态度与孔孟的“入世”精神恰好形成辩证互耦,合称“儒道并济”,由此组配成一剂古代知识分子疗治内心创痛的金匮良方。

  再看佛家。虽说佛家悲天悯人,洞悉人生是苦,并提出八苦之说,即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阴炽盛苦与求不得苦,认为此八宗乃众生六道轮回所受之八种苦果。然而释门弟子也并非把人间看作是了无生趣的荒丘枯冢,相反,他们主张一切随缘,要通过修行觉悟超渡苦海,离苦得乐,或曰“化苦为乐”,如此自可消弭诸多烦恼,世间化成乐土,终而臻于“常乐我净”的境地。

  说回儒家。活着就要快乐,谁都希望自己拥有适惬人生,对快乐孜孜以求,在儒家看来,这是人性之常。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快乐呢?孔孟二圣给出的答案,虽各有自己的话语背景,但一脉相承,其共同点便是相当简单易行,而非什么高远难为之事。换言之,他们所倡行的,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人设”,充其量只算从普罗大众寻常处世中拎出的“共情”而已。《中庸》援引孔子的话说:“道不远人。”讲的正是此理。

  其二:孔孟二圣,在国人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的学术思想,不啻为照亮世道人心的明烛灯塔。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可知孔圣无可超越的隆功盛誉。孟子呢,作为其最重要的衣钵传人,同样堪称我们的往圣先师,今时谓之“大先生”是也。二位圣贤的传世金句、快乐主张,历久弥新,另有一个重要的缘由在于,他们作为思想家、教育家,不仅道出了自己的教育观、人才观,而且还彰显出了甘以人梯为职志,乐把诲人当追求的儒者风范。

  人生苦短,正如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慨叹,能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于愿足矣。然则何为生之大事呢?在二圣看来,惟有俾其穷尽半生躬耕不辍、倾洒心血沃溉不疲的杏坛而已!他们肯把“乐育英才”当作自己的崇高理想,颇具成人之德,真不愧为“万世师表”!

  作为东方先哲,二圣均如此钟情教育事业,把传道授业之荣光,教学相长之乐趣,列入自己的“幸福帐单”,其远见卓识古今罕匹。他们所标榜的这份“师心之乐”,我想借用西人罗曼·罗兰的话来佐证:“一个人如能让自己经常维持孩子一般纯洁的心灵,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罗氏还说:“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身为教师,我辈当深膺自服。

7

  其三:迈进新时代的中国,需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来赓续华夏文明篇章,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重构我们的精神家园。研习儒家人文学说,尤其是孔孟典章之精粹,目的正是为了温故知新,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困惑,向先贤学智慧,从历史找答案。

  如前所述,当今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了,然而丰衣足食之后,有许多人却感觉不舒心、不快乐,幸福指数并无攀升。原因何在呢?对照孔孟二圣的快乐说,我们不难懂得,原来快乐、幸福真要“向内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才是更高层次的满足。所以,近年来,党和国家坚持文化立国、以德治国,从提高国民素质与文化软实力计,先后推出了教育振兴、学习强国,“三家”(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与基本国策,特别是通过积极倡导学国学、诵经典,更是旨在融古铄今,使国人鉴往知来,用传统文化的乳汁来滋养筋骨、补充钙质,再以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如此则正如孔孟所愿,使得天下大同,而“人皆可以为尧舜”,自可乐享人生,成就大写之人。

  最后,让我们一起怀着虔敬之心,再次向遥古之隔的孔孟稽首相拜,感谢并铭记他二老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吧!特别赘语:人心各有不同,但求自得其乐,快乐只是一种自我感觉罢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顺随时代潮流,回应生存关切,自觉接与古人、捧读经典,用真知丰盈生命,用书香浸润性灵,与挚爱共休戚,跟圣贤学做人,珍惜美妙时光,认真活好当下,那么,快乐自能源出心底,流布周身;幸福也如清泉流淌,常伴左右。诸君,何乐而不为呢?

8

  作者简介:

  刘齐晋,字桓文,号庖齐。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河南省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新乡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多项,主编、参编《师墨飘香》《师兴旷远》《新课标怎么教》等图书10余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报刊发表论文、文学作品近百篇。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