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永刚专栏 | 天官李戴墓

摘要:天官李戴墓 大觉寺是延津县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元宵节是最热闹的时节。新年过后,在家无事,就信步来到延津县大觉寺。寺外说唱算卦的,买卖东西的,热闹非凡;寺内烧香拜……

天官李戴墓

  大觉寺是延津县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元宵节是最热闹的时节。新年过后,在家无事,就信步来到延津县大觉寺。寺外说唱算卦的,买卖东西的,热闹非凡;寺内烧香拜佛的,游玩观赏的,络绎不绝。我在寺内闲逛观看,无意中看到了天官李戴的画像和他的事迹简介,就决定到李戴的墓地看看。

  童年时代,我就曾听祖父讲过天官李戴的故事,天官李戴一心为民,受人敬重,所以,一直记忆在心中。

1

  三十年前听祖父讲过的故事,直到现在仍旧留在记忆深处。

  李戴不仅是一位勤政爱国的忠臣,还是一位关心民众疾苦的好官。看到周边的百姓生活贫穷困苦,内心非常不安,经过一番思考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让手下人把自己的马放出去,让马随便吃,吃过的地方就是它的放牧场,老百姓就不用交公粮了。可是老百姓不知道情况啊,看到李戴的马在吃庄稼,李戴朝廷大员,地位显赫,威望又高,谁也不敢吭声,谁也不敢阻拦。有一个人就跑到天官李戴的舅舅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舅舅。

  李戴的舅舅一听比较生气,心里说,李戴啊李戴,虽然你是大官,事情不能这样做啊,这不是自毁名声吗?平日里一向聪慧的你,今天怎么做起这样糊涂的事情来了,这也不像他的风格啊。不明就里的他,一溜小跑,到了地里,拦住了李戴的马。回到家里责问李戴,李戴把事情的原委,自己的初衷说了出来。李戴的舅舅这才恍然大悟。百姓听说了这件事,也非常感谢李戴。李戴关心民众,受人敬重。

  打电话询问延津的叔父,遇到路人几番询问,才寻到了李戴的坟墓。

  过了延津十字大街,向东观望,有一处高高凸起的地方,有三千余平方米,周围有数千棵树木,光秃秃的,只有残余的树叶还在枝头上随风飘零。四十余棵柏树青翠碧绿,情有独钟,还有一些低矮的枯黄的杂草,几处庙宇依然矗立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兀自稳若磐石,傲然挺立,那就是天官李戴的墓地。

  墓地的中间有一条神路,系青砖铺成,有两丈余宽,直通墓地。道路两旁前后有两道石坊,玉龙盘柱,雕刻精美,典雅气派,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经过数百年的风浪,更显得古朴苍老。其后一排十二道石碑,那些石碑斑斑痕痕,字迹模糊,还有残损的,更是历史的见证。有的是记录李戴一生经历及功过的,有的是名人瞻仰留念的记录,有的是记录后世子孙追思的。

  一个墓碑上刻有李戴的事迹简介:李戴,字仁夫,延津人。隆庆二年进士。历任官职为户部尚书、工部尚书。除兴化知县,有惠政。擢户科给事中。广东以军兴故,增民间税。至万历初乱定,戴奏正之。累迁礼科都给事中。出为陕西右参政,进按察使。张居正尚名法,四方大吏承风刻核,戴独行之以宽。由山西左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岁凶,累请蠲振。入为刑部侍郎。累进南京户部尚书,召拜工部尚书,以继母忧去。

  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神宗皇帝降圣旨,各州府县每年向皇帝进贡珠宝外,必须奉贤当地的名贵特产,以表忠诚。吏部尚书李戴知道后,修书给延津知县,延津送去了一车红萝卜,李戴说,延津地质贫瘠,盐碱沙荒,没有稀奇的珍品,幸喜今年红萝卜意外丰收,我们特地命人挑选这些上等萝卜进献,望我主笑纳。皇帝一看,这些上等萝卜粗不过手指,长不足五寸,心中不满,可又一想,丰收之年的萝卜才这么大,其他年成便可想而知了,为了体现皇恩浩荡,当即下了圣旨,免去延津三年应交的皇粮。李戴和县令叩谢皇恩。延津县人民因此免交了三年的租税。可见,天官李戴是封建社会难得的为民着想的好官。

  穿过碑林,正中是成双成对的文官武将。他们站在那里,神采奕奕,威风凛凛,栩栩如生,让人惊叹。随后有十余座石马、石狮、石兽等。左右各一,排列整齐,神态各异。

  一对望柱,腰口粗细,两米有余,和石碑一样,刻满了岁月的伤痕,记录了时光的沧桑。

2

  在望柱的后面,是几十株柏树,高大挺拔,庄严肃穆。穿过柏树,就是三处庙宇。正中的庙宇,高大气派,庙宇的门是蓝绿相间的雌雄门。进入庙宇,正中有一尊头戴乌纱,身穿大红袍的雕像,甚是威严雄壮,就是天官李戴。烧香祭拜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连绵不绝。跪拜于地,表达敬慕之情。其两旁各有三间厢房,供奉着各路神仙,记录着天官的轶事。

  庙宇的后面是李戴的坟墓,墓高三尺,围长四十米余右。来到此处的人,莫不双掌合十,低头示意。

  一切都是梦境,一切成为往昔,一切不复存在。想到此处,不由一声长叹。

  拭目细看,墓地已经更新。墓地正前方立着一块墓碑,墓碑有两米来高,一米多宽,正中间书写着几个大字:“大明御赐进士出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李戴之墓。”这是其后世子孙纪念他而立的。两旁各有一个墓碑,一块是李氏家族集资捐款修建记录,一块是记录了李戴一生的主要经历和事迹。墓地呈圆形,周长大致有六十多米,周边有半米高的汉白玉雕砌栏杆。

  天空飘浮着白云,燕子回到了老巢,风筝飞上了树梢,杨柳梳理着秀发,枯草露出了笑脸。环顾四周,墓地被房屋环绕,举目遥望,空空落落,唯我一人而已。目睹此情此景,忽地想起王勃的诗句“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天官默默躺于九泉之下,世间却少有人拜祭,不禁黯然神伤。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落在天官的墓地,几百年已经过去,尸骨可能已经荡然无存,李天官的英名及事迹却经久不息。

  我默默的离开了墓地,但愿有更多的人能够记住他,但愿有更多的人能够瞻仰他,但愿更多的人传颂他的故事和美名。

3

  作者简介:

  荆永刚,延津县小潭乡初中语文教师。品味到汉语文化的奥妙与魅力,热衷于祖国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乐意为祖国文化的传承发展做贡献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