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素臻专栏 | 新 居(小小说)

摘要:一个偶然的机会,儿子带我回农村老家,途中,路过凤凰新村。凤凰新村是沿黄大堤国家扶持输沙淤灌的第十七号村台。近年来。国家为防范黄患、归田还耕,做了大量工作。这水波滩……

  一个偶然的机会,儿子带我回农村老家,途中,路过凤凰新村。凤凰新村是沿黄大堤国家扶持输沙淤灌的第十七号村台。近年来。国家为防范黄患、归田还耕,做了大量工作。这水波滩区一带成了沿黄扶贫的标杆。

  阳春三月,那一日天气晴朗,远远看见一片亮光。白墙黛瓦,一个整齐漂亮的楼房新村,气势不凡,拔地而起。一眼望去有天山雪境的感觉。

  为新村挑门帘的新村大门楼是青石板以牌坊形式筑成,展现出了古色古香的气势。在此一带,真有一副武陵人世外桃源的感觉。说不尽的美极了。

  春节刚过去,新村比较安静,有些地方还没建筑完善。但看得出,整座街道南北取向,宽宽敞敞,安排有序。有房有院,单等十个村庄搬迁。看那美丽庭院,两层楼,作为看客,不知道住进去有多么美好,一定比城里住房还要舒适。我和儿子看得啧啧赞叹,盼望着搬迁的新景象。

  邻近村庄搬迁前夕。张老汉是个家住水波村的老党员,每天心里挂念着乡政府指定搬迁的日子。他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先从自身做起,他把家里要做的事情一一安排。到时候和乡镇干部配合好,顺利搬迁。

  张老汉先把家具分为一二三等。一是八成新的,可用上台面的。二是可以利用的,送给有需要的亲戚家。三是很拿不上手的破旧的,干脆劈了当柴烧。烧不完干脆卖给城里小贩炸油馍的。张老汉为了搬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在他的带动下,他老伴一边忙着,一边把家里细软打点一番,偶尔瞄一眼:“死老头子。”

  再说这一日,张老汉用电动车载了一车半旧家具,要去送给一个远门亲戚。刚出村子不远,迎面碰上了愁眉苦脸的王老三。他心里一咯噔,便停住车与王老三打招呼,王老三也正想偎到他跟前,问:“去哪儿?”

  “我看铁蛋家缺桌少凳的,把这些送他。”

  这二位是从小在村里光屁股一块儿长大的,说话比较随便。王老三说:“你倒大方。”张老汉问:“你家准备得怎么样?等集体搬迁的那一天,咱可得积极响应,带头披红挂花,领着全村人搬家。”

  没想到这一说,王老三一肚子牢骚,嘟嘟囔囔地给张老汉倒苦水。穷家难舍,几代人住过的家,这也舍不得,那也放不下。张老汉一听可就不满意了,数落他:“这些东西能挡住发大水?七九年那一场大水,把咱水波全淹了,你的娘差点丧命。咱村老五爷为保自家几袋麦子丢了性命,难道不是血的教训吗?如今遇到这样的好光景,全因国家惦记着咱滩区人民,想办法让咱过上好日子。动了那么大投入,为咱们筑高坝,垫村台,让咱脱贫走幸福路,你还不知足……”

  一番话把王老三说得脸通红。

  这时,面前咯噔噔从城里路上开过来一辆新三轮,上面装着一套新沙发。不是别人,正是老党员他二儿媳妇仙儿。二媳妇浓眉大眼,一脸笑意,对着张老汉说:“爹,多远就看见是恁俩,在这拉呱啥呢?”

  “也没啥,”张老汉望着新沙发,满脸高兴,问道:“仙儿,这是新买的吗?”

  “是呐,爹,你不说我们得带头搬吗,到那天我得先把新家具装上,搞得喜气洋洋。”

  “好好!”张老汉可满意了。

  看着这一切,王老三脸一红。老张拍拍他肩膀:“快回家干活去吧。”

  阳春三月,大堤新绿,烘托着栉次鳞比的新村楼房。柳丝飞扬,油菜花一片金黄,桃花杏花尽情绽放。到处春光明媚,欢声笑语。十村搬迁开始了。水波村打头阵,张老汉载着满车家具,后面是众多乡亲们,轰轰烈烈搬家了。

  乡党委组织了锣鼓队,为群众鼓舞加油,人们欢天喜地。看吧,村民脱贫致富的好日子来到了。


微信图片_20210623164044


作者简介:

  朱素臻,山东省东明县人。文学爱好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重亲情,喜欢看书,喜欢抒写内心情感,把日子过得有诗意。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小慧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语参家园 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