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一中: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我的历史教改探索之路
摘要:慧智育: 历史是一首用时间写在人类记忆上的回旋诗歌。 历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形成、发展及兴盛衰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以史为…… |
慧智育:历史是一首用时间写在人类记忆上的回旋诗歌。
历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形成、发展及兴盛衰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史明智,鉴古知今。
在教育变革的浪潮中,历史学科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启迪学生智慧的关键领域,其教学改革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始终秉持着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全球视野学子的理念,用心、细致地开启了历史课改,力求让历史课堂焕发出全新活力,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知识沃土。
一、打破传统藩篱,重塑课堂生态
传统历史教学常囿于“满堂灌”的刻板模式,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被动聆听、死记硬背。为改变这种授课模式,我尝试构建互动式课堂,化身引导者,精心设计问题链,如在讲解“工业革命”时,抛出“工业革命为何率先在英国爆发而非其他欧洲国家”、“它给当时英国社会各阶层带来哪些变化”等问题,瞬间点燃学生探索热情,课堂变成思维碰撞的竞技场。利用学校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围坐一起,各抒己见,为剖析历史事件根源、探讨影响争得面红耳赤,曾经沉闷的课堂如今充满生机,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历史解读的参与者。
二、多元融合,拓展历史学习边界
历史不应是孤立的知识片段,而是与多元学科紧密交织的绚丽织锦。比如语文学科,我常提醒学生学好历史必先学好语文,把语文的阅读理解、写作技巧融入历史学习,在分析历史文献、撰写历史小论文时,学生才能精准把握史料要义,又能以流畅笔触阐述观点;
另一方面,学好地理,借助地理知识解读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缘因素,探讨古代文明起源与河流、地形的关联,丝绸之路沿线的地理风貌如何影响贸易走向等,让学生从空间维度深化对历史的认知。同时,引入美术、音乐作品还原历史场景,欣赏文艺复兴画作,感受人文主义光辉,聆听古典交响乐,遥想时代风云,全方位调动学生感官,使历史学习立体鲜活。
三、走出书本,踏入历史现场
为让学生触摸真实历史温度,我常鼓励学生们突破教室局限,外出游览时多到博物馆、纪念馆等地方驻足、参观,面对一件件文物古迹,穿越时空,亲眼见证历史沧桑;或到一些历史遗迹考察,探访古城墙、古战场,将书本抽象知识具象化。此外,我尝试让学生表演历史剧,学生自编自演“戊戌变法”、“西安事变”等剧目,从角色塑造中体会历史人物复杂心境,于台词演绎里还原重大抉择时刻,深刻领悟历史进程的曲折跌宕。
四、技术赋能,点亮历史智慧课堂
信息化时代赋予历史教学新契机,我校积极引入前沿技术,前段日子专门请专家给全体教师做了《Deepseek赋能教育教学工作》的讲座。听后深受启发,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让学生置身历史场景,漫步古希腊帕特农神庙、观摩古罗马角斗场,沉浸式感受古代建筑魅力与社会风貌;在线历史学习平台汇聚海量资源,历史智慧课堂为师生架起通往知识殿堂的便捷桥梁。
改变教学模式,虽满是挑战与艰辛,但学生眼中闪耀的求知光芒、日益精进的学科素养,便是对我最大的慰藉。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时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