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才能与孩子产生共鸣|观点

摘要:慧智育: 家长怎样更好地理解孩子并与他们产生共鸣?一起来看一位老师的分享—— 家长若想深入理解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有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将自己视作孩子。 实……

       慧智育:家长怎样更好地理解孩子并与他们产生共鸣?一起来看一位老师的分享——

1

  家长若想深入理解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有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将自己视作孩子。

  实际上,家长拥有诸多和孩子相似的体验机会,比如和孩子一起参与亲子活动时,仿佛自己置身于校园的集体活动中;倾听孩子讲述学校的琐事时,类似于孩子在与同学交流校园见闻;参与家校共育的讨论时,如同孩子在班级中为集体事务出谋划策……

  我们不妨用心去留意,在以孩子的视角体验这些事情时,内心会涌起怎样的感受。

  如此一来,便能更好地与孩子产生共鸣,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2

  我在参加家长会时,常常会因为长时间坐在狭小的座位上而感到腰酸背痛,并且由于周围环境较为嘈杂,有时难以集中精力听清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这时候,我才体会到孩子在教室里坐上一整天是多么不易。

  回想起孩子回家后偶尔会抱怨上课好累,我之前总是觉得他们是在找借口,现在才明白孩子所言非虚。

  有了这样的切身体验后,我对孩子在学习上偶尔出现的疲惫和注意力不集中有了更多的包容与理解,而不是一味地责备。

  在和孩子一起参与学校组织的亲子运动会时,我会因为担心自己表现不佳而紧张,害怕自己的失误会影响孩子的心情。

  这使我意识到,孩子在学校的集体活动中也会面临类似的压力。

  所以,当孩子参加完学校活动回家后,我不再只关注结果的好坏,而是先关心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听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沮丧,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活动中的得失。

  当孩子兴高采烈地跟我讲述学校里的趣事时,我会认真倾听,积极回应,就像与朋友聊天一样。

  因为我知道,这是孩子在与我分享他们的社交生活和内心感受。

  我也会把自己类似的经历分享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生活的关注和理解,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3

  总之,家长若想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想要赢得他们的信任,首先应当成为善解人意的陪伴者,多从孩子的视角去感受、去理解、去交流,而不是站在成年人的高度一味地发号施令,这样才能与孩子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微信图片_20241223100034

  • «
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时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报,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