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为体育教师“撑腰”,为健康中国“筑基”
摘要:慧智育: 在很多国人的成长过程中,体育课被语数外等课程占用,称得上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体育的地位与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完善中小学体育…… |
慧智育:在很多国人的成长过程中,体育课被语数外等课程占用,称得上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体育的地位与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完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促进体教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介绍,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就推动完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促进体教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作为教育大省,近年来,我省各地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重视顶层设计与创新实践,探索出了一些宝贵经验。面对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教育记者近日采访多位教育管理者、省内体育名师、一线体育教师等,梳理我省近年来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以及体育教师对未来的畅想和期待。
强化政策保障,深化体教融合,让体育教师“站得稳讲台”
在很多中国人的成长过程中,体育课被语数外等课程占用,称得上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除了在课程设置上没有话语权,“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等调侃也显示出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弱势地位。近年来,为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我省高度重视体育的地位与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体育质量,以及体育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
2021年10月13日,河南省教育厅正式发布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方案,从2024年起,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总分值由原来的70分提高到100分(即从2021年秋季入学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的中招体育考试方案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构成。“随着体育在中考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重,学校和家长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度也会相应提高,体育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会因此得到提升。”中原教学名师、新乡市第十中学教师侯继军说。
2022年5月24日,河南省体育局、河南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等6个方面,为加快体育河南、体育强省建设,深入推进我省体教融合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和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路径和目标。
《意见》指出,要将体育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后训练、竞赛指导、体质测试、课外活动、课后服务和走教任务计入工作量,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时给予倾斜。完善体育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确保体育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意见》明确,各校要根据实际制定体育教师在课外辅导和组织竞赛活动中的课时和工作量计算等补贴政策,保障体校教师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享受与当地普通学校教师同等待遇,依规保障工资薪酬和奖励等待遇。研究制定省(市)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体育教师、教练员的有关政策,逐步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担任体育教师、教练员的渠道,开辟高水平退役运动员到体校入职“绿色”通道。
2025年2月7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展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通知》,对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配齐配强体育教师等作出明确要求。按照要求,各地和相关学校要加强校园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设备建设,满足学校体育运动的需要。要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强化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足配强体育师资队伍。
“当了30多年体育老师,这几年确确实实感觉到体育课和体育老师的地位提高了。前些年,我们体育老师就跟学校里的透明人似的,教案写得再漂亮也抵不过其他学科老师一句‘借节课’。这几年,从国家到省里,陆续出台了好几个支持学校体育发展的文件,体育课一节不少不说,现在还要求孩子们每天要有两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助力50多名学生圆梦体育院校或入选国家队的鹿邑县西城中学教师米景发说,“现在鼓励退役运动员进校园当教练的政策,我也觉得特别好。这些运动员很专业,能给我们体育老师带来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对学生来说也是大好事儿。”
深入践行“四有”体育课堂,强调“以赛促培”,激活体育教师队伍内生动力
2018年,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在全省范围启动了“打造‘四有’体育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主题教研与实践活动。“四有”体育课堂,旨在通过更为全面、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四有”,即有体能发展、有技能学习、有竞赛活动、有运动兴趣。该活动抓住了体能、技能、竞赛和兴趣四个体育教学关键要素,并分别对四个要素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建议,为基层体育教师通过体育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开辟了一条行动路径。由于该教学主张化繁为简、便于操作,一推出就受到省内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和积极践行。
2024年12月9日至11日,教育部体育与健康学科河南教研基地教学研讨暨第九届河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小学现场会)在郑州市第八十四中学举办。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刘俊凯介绍了河南省体育学科教研工作的基本理念和重要举措。他强调,要继续深入践行“四有”体育课堂,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把“四有”体育课堂和大单元教学有机融合起来,用一节节高质量的体育课,实现大单元教育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活动现场,来自郑州、开封、濮阳、许昌、焦作、济源的教师进行了6节优秀体育课例展示。6节课例聚焦课程核心素养,充分展现了河南省“四有”体育课堂的特色。授课老师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获得了现场观摩教师的高度评价。
“我所在地区的教育部门每学期都会组织体育教师开展相关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全面,对我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培训,我了解了‘四有’体育课堂,这是我在众多培训中最喜欢的上课模式。”南阳市方城县第七小学体育教师胡正琦说,“‘四有’体育课堂让我受益匪浅,寒假前,应一位校长要求,有幸去初中指导初三学生体育考试练习,我利用满足学生求知欲,教学生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法,迅速激发了学生的练习热情。在那节课上,除了学生,50多岁的教师和校长也在一旁跟着练习跳远、运球、跳绳等。”
2024年10月,第八届河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在周口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举办,来自全省体育教学一线的128名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比赛中大展风采。此次比赛充分发挥了“以赛促培”的积极作用,通过比赛,一批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他们不仅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在备赛和参赛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反思和提升,实现了自我超越。值得注意的是,此项比赛自2009年开始,两年一届,从未间断。一批批优秀的体育教师从省赛走出,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在体育教师队伍培养方面,除了河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以及名师梯队培育都对体育教师的成长起着促进作用。”第三届河南影响力教师、许昌高级中学体育教师徐虹艳说,“我也是体育教师队伍培养的受益者,工作20多年,从青年体育教师成长为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在自身努力成长的同时还得益于省市校的多级培育。从教研上来看,两年一届的全省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赛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体育教师;两年一届的全省体育与健康优质课评选,评出一批好课,也选出了课堂教学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全省每年都坚持中小学体育学科‘送教下乡’,让县城、乡镇、村小的体育老师近距离观摩优秀课堂,并得到专业指导。这些措施都有效提升了体育教师的成长速度,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惊艳亮相,在国家级体育观摩课平台上展示,彰显了河南体育教师的风采。”
直面现实困境,在改革中探索,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几年,我省对中小学体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也面临着深层挑战。在与一线体育老师的对话中,记者注意到,当前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家长不重视体育、体育教师压力增大、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乡村体育教师对教育时报记者说:“从教至今已经16个年头,一直在农村教体育,我能直观地感受到体育设施陈旧、场地器材匮乏等问题给教学带来的困难,我们农村体育老师在这有限的条件下开展教学,很影响体育课程质量。”
教育部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培训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体育教师王玮说:“虽说近几年国家在大力提倡加强体育工作,但许多家长仍然认为体育是‘副科’,不是高考科目,甚至主动要求减少孩子的体育活动时间,以腾出更多时间学习文化课。例如,部分家长反对孩子参与体育训练,担心受伤或影响文化课成绩。另外,体育活动存在一定风险,家长对安全事故的敏感度较高,这样会导致体育老师在教学内容和强度上趋于保守,甚至因担忧纠纷而放弃有一定难度的课程项目。”
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体育教师的工作并不轻松。他们不仅要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每天还要组织开展好大课间、课外活动、课余训练、运动竞赛等各项活动,并承担着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我带的是初中学段的体育,中考体育满分已提高至100分,过程性评价考试占30分,九年级终结性考试占70分,考试项目比较多。因此,初中的体育课,多以中考考试项目学习为主,学生会出现喜欢上体育课,但不喜欢练习考试项目,不重视体育考试的心理。”许昌市第一中学隆昌路校区体育教师赵皓宵说,“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每学年会有过程性评价考试、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篮球赛、运动会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需要体育教师全员参加,策划并组织。当前体育教师的课时量也在增加,每学期也会有赛课活动,初中体育教师目前的压力一直在增大。”
尽管我省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已有许多探索,但破解城乡资源鸿沟、扭转社会认知偏差、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等深层次矛盾仍需继续努力。随着教育部《通知》的深入实施,我省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有望迈上新的台阶,让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站得稳讲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共同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进程。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时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