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
摘要:三峡大坝 正阳县第五小学六(6)班霍理 指导教师:朱冬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上,有一处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杰作,它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巴蜀大地,与秀丽的三峡山水交…… |
三峡大坝
正阳县第五小学六(6)班 霍理
指导教师:朱冬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上,有一处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杰作,它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巴蜀大地,与秀丽的三峡山水交相辉映,这就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
谈及这座大坝,不得不追溯它的诞生背景与深远意义。上世纪末,随着人口增长与工业化进程,长江流域的水利,发电,防洪等需求日益迫切。为应对这一挑战,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被上日程,它不仅是解决当时能源短缺的关键举措,更是确保长远发展,平衡生态与经济利益,更是确保长远发展,平衡生态与经济利益的综合工程。
走进大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那个不凡的建筑特点与惊人的工程规模,大坝全长两千二百多米,高度达到了185米,共有24个船电合一的发电廊道,宛如巨龙的脊背,稳稳地托起无数灯火。每当夕阳西下,坝体在余晖中熠熠生辉,与远处的山峦、江水交织成一副壮丽的画卷。更令人惊叹的是,其承受的水压相当于在一个小小的面积上堆放了数万辆重载火车,这得益于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施工技术。
然而,三峡大坝不仅是视觉的盛宴,它极大地提升了地电力供应能力,促进了周边产业的发展;生活上,防洪作用的显现,让数十万居民摆脱了谁换之苦;环境上,尽管有争议,但通过科学管理与技术创新,实现了水质的改善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些都是三峡大坝作为现代文明产物的必然结果。
站在这座现代奇迹之下,我心中充满了敬佩。三峡大坝不仅是技术与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象征。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入,三峡大坝将继续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 发布 : 时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