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俗不一般

摘要:家乡风俗不一般 正阳县第一小学六(4)班张一帆 指导老师:代书红 欢声笑语迎新春,灯火辉煌共团圆。——题记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众多民族。“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

家乡风俗不一般

正阳县第一小学六(4)班 张一帆

指导老师:代书红

张

  欢声笑语迎新春,灯火辉煌共团圆。——题记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众多民族。“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河南,这里有许多独具特色的风俗,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我来为你介绍其中最闪亮的一颗--春节风俗。

  我们这里的春节是从除夕开始的。除夕的早上,家家户户都要起床贴对联,我也不例外。正所谓“千门万户曈曈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拿来胶带把对联工工整整贴到大门上,单看它那红红的样子,就知道红红火火的大年开始了。贴对联不仅是节日中的一种装饰,更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除夕的晚上更是热闹非凡。大人们燃放鞭炮,孩子们嬉戏玩耍,爷爷和爸爸则在庄重地祭拜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奶奶和妈妈忙碌于厨房,准备丰盛的年夜饭。我和姐姐在院子里玩游戏,欢声笑语不断。所有的准备就绪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团圆饭,气氛温馨而和谐。饭桌上的每道菜都有其独特的寓意: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年糕寓意步步高升,饺子则代表着更岁交子。在这团圆的时刻,爷爷奶奶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饭后,爷爷奶奶给我们发了大大的红包,我们一起守岁、观看春晚,迎接新年的到来。整夜,家家户户的灯火通明,鞭炮声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一曲欢快的除夕交响乐。

  如果除夕是热闹的,那么初一则是冷静的。这一天男人们带着孩子去拜年,女人们在家待客,孩子们到亲戚家总会双手抱拳说着:“新年快乐!”亲戚朋友便会拿出早早准备好的红包,此时的他们无疑是最快乐的。

  除了这几天,元宵节又是孩子们快乐的日子。街上处处挂着贴满了灯谜的灯笼,猜的多的人可以去前台换取奖品。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一个谜面:马旁放着各种东西,人们骑它沙漠走,猜一字。“太简单了!”我随口说了一句,心里在默想:“马”加“各”加上“沙漠”一词可断定是骆……我又接连猜对几个谜面,得到了一个四川熊猫娃娃。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眨眼,春节结束了,大人们该上班去上班,孩子们该上学去上学。

  河南的风俗丰富多彩,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家乡的文化长河中。这些风俗不仅展现了河南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我对家乡充满了热爱与自豪。


  • «
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 发布 : 时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首发|正阳县第一小学,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