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
摘要:家乡的春节 正阳县第一实验学校六(3)班丁妙涵 指导教师:王霞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这个家喻户晓的节日,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在春节期间,人们都忙得…… |
家乡的春节
正阳县第一实验学校六(3)班 丁妙涵
指导教师:王霞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这个家喻户晓的节日,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在春节期间,人们都忙得不亦乐乎,而不同地方的春节习俗又各具特色,现在就让我带你们领略一下我家乡的春节吧。
除夕的早晨,阳光洒在院子里,大人们就开始忙碌地贴春联了。孩子们呢,像欢快的小麻雀,在大人身边蹦蹦跳跳,迫不及待地把旧春联撕掉,那动作干脆利落,仿佛在宣告着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启。这时候,家里的长辈们也开始准备祭祖的事宜。只见他们把处理好的猪头小心翼翼地过一遍水,然后在猪头的嘴里放进一个煮熟的鸡蛋,就像给福猪装上了一颗珍贵的元宝,再在鼻孔里放进两颗红彤彤的红枣,这寓意着福猪带着元宝而来,象征着福旺财旺呢。
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的桌子上,全家围坐在一起,准备包饺子。大家分工明确,就像一个有条不紊的小团队。提前做好的面团和馅料被端了出来,有的人擀面皮,那面皮在他们手中就像一个个小圆盘;有的人负责包馅,不一会儿,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就摆满了案板。我们还会调皮地在几个饺子里放上糖果,大家都笑着说,谁要是吃到了糖果,明年的运气就会像开了挂一样好呢。
傍晚时分,厨房里就像一个美食的战场,家人们都拿出自己的拿手好菜。各种颜色的菜肴摆满了餐桌,红的像火,那是诱人的红烧肉;白的像雪,或许是鲜美的蒸鱼;绿的像玉,可能是清爽的炒青菜。每道菜都有自己独特的寓意。鱼是必不可少的,它静静地躺在盘子里,就像一个守护家庭财富的小精灵,寓意着年年有余。年糕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是对万事如意、年年高的美好期许。饺子也端上了桌,吃饺子寓意着财源广进。当这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刚一端出来,那香味就像一只无形的小手,挠着大家的鼻子,引得大家垂涎欲滴。
晚上,家人们围坐在客厅的电视机旁一起看春晚。大家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吃着糖果,那悠闲的模样就像一群慵懒的小猫。等到12点的钟声敲响,外面的鞭炮声就像炒豆子一样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这一夜,除了年幼的孩子,几乎没有人睡觉,大家都在守岁,享受着这辞旧迎新的时刻。
初一的早晨,阳光明媚,大家都早早地起床,穿上崭新的衣服,带着练习了好多遍的祝福语去拜年。晚辈们恭敬地给长辈们拜新年,长辈们则笑容满面地给晚辈们发压岁钱,那场景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到了初七,该外出打工的人们都背上行囊出发了,街上的店铺也陆陆续续开张了,大家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同时也在期盼着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元宵佳节的到来。
生活中的这些春节习俗,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无不体现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起守护家园,将家乡的民风民俗传承下去吧。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 发布 : 时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