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石头

· 小学 来源:正阳县第一小学 作者:张浩 Wednesday March-30 2022 09:21:13
摘要:神奇的石头 正阳县第一小学六(7)班张浩 “乌金遍地下,白宝满山川”这句话说的是北京西山一带,那里有着丰富的煤矿,其采矿挖煤的历史非常悠久。北京西山为太行山北端余脉,……

神奇的石头

正阳县第一小学六(7)班  张浩

14246605f604eb6ba75c247e7dd08b4

  “乌金遍地下,白宝满山川”这句话说的是北京西山一带,那里有着丰富的煤矿,其采矿挖煤的历史非常悠久。北京西山为太行山北端余脉,古称“太行山之首”。他宛如腾蛟起蟒,从西侧摇摇拱卫着北京城,因此被古人称为“神京右臂”

  上个世纪90年代,几位矿工在挖煤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洞,为防止有人不慎跌入,他们就把煤渣倒入洞中,想把它给填满,可是他们一连倒进去几筐煤渣,这个洞竟然毫无变化。几位矿工寻思:“这难道是个无底洞不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几个人壮着胆子就走了进去。借着微弱的灯光,他们顺着黝黑的矿道往洞穴深处前行。可是走了有大约半个多钟头,也没有走到洞底。就在大家犹豫着是继续往深处走还是掉头回去的时候,一位矿工的手电无意当中扫过一个位于半空中的白花花的物体,这一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们赶忙把手电都照了过去,只见这竟然是一只通体银白的“狐狸”。几个人不由得大吃一惊,转身就跑。没跑两步又突然意识到,这狐狸怎么会悬在空中呢?而且还一动不动的。于是,他们转过身,小心翼翼的向那“狐狸”凑去,等来到近前的时候,终于看明白了。

  原来,这是一只石头的“银狐”。体长约两米,脑袋朝下,一条粗大的尾巴悬挂在洞穴顶部,看上去形态极为逼真。而且,这石狐狸竟然浑身布满雪白的毛绒状的银刺,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剔透,既像水晶,又好似九尺寒冰。

  这件事很快就在周围的十里八乡传开了,相关部门在得到消息之后,进行了科学考察,发现这银色的石狐属于一种举世罕见的自然奇观——银狐。于是这处洞穴就被命名为银狐洞。

  银狐洞洞内水汽很大,非常湿滑。银狐洞中支洞岔路很多,犹如地下迷宫。“银狐”位于洞穴深处,丰水期地下河水位较高,之有乘坐铁皮船才能到达。银狐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洞穴,那里的地下河来自山体裂隙汇水,不仅水流量大,而且水质良好。河道迂回蜿蜒,多谭多岔,并且宽窄不一,河道宽阔处空旷如大厅,狭窄处仅容一船通行。

  在乘坐铁皮船上岸后几十米处的洞壁上方出现了一个通体洁白、晶莹剔透的物体。走近观察,只见它遍布银针,就像动物浓密的白色绒毛,上部连接洞壁,较为粗大,底部距离地面两米左右,相对细小,整体长度达约两米,犹如一只银狐倒挂空中。如此神奇的景观让人叹为观止。

  银狐之所以是纯白色的,是因为构成他的物质是不惨杂质的碳酸钙。碳酸钙结晶之后就是纯白色的。银狐整体的矿物结构结构是文石结晶。文石是一种碳酸盐矿物,又称霰石,晶体呈柱状或矛状,以白色和黄白色居多,具有玻璃光泽。银狐其实是一种特殊的钟乳石,所以有一部分没有生长“绒毛”,裸露出了洁白如脂的钟乳石。

  那么,银狐身上的“绒毛”是如何生长出来的呢?

  原来,因为北方地区比较干旱,作为钟乳石这一类来讲,是非重力水沉积的,银狐是最典型的,南方是不会生长这类钟乳石的。银狐它是毛细渗透水,又受了非重力水的影响,于是就有了这么漂亮的银狐。

  大自然用它看不见的手,创造了各种自然奇景。它雕刻出每一处山峰峡谷,绘就五彩缤纷的世界。它呼风唤雨,点燃火山,它引万流入海,聚群星闪耀。它让地球更为多元。而通过这些自然奇观,我们人类能够倾听沧海桑田的故事,感受曾经的动荡与宁静。


  • «
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发布 : 晓陌
● 编辑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正阳县第一小学,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张浩  正阳县第一小学

作者介绍:正阳县第一小学六(7)班 张浩

  • 指导老师

  • 老师评分

    未评分

  • 发布时间

    2022-03-30

点 评:指导老师暂未对本篇文章做出点评...


热门文章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