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玲专栏 | 端午的瓜豆酱
摘要:我的家乡是豫南一个小山村,每逢端午,家家艾草悬楣,彩绳缠腕,苇叶裹蜜枣粽子,陈艾煮蒜瓣鸡蛋。早晨天刚亮,母亲带着我和哥哥妹妹来到村西小河边,踩着几块瓷白泛青的捶衣…… |
我的家乡是豫南一个小山村,每逢端午,家家艾草悬楣,彩绳缠腕,苇叶裹蜜枣粽子,陈艾煮蒜瓣鸡蛋。早晨天刚亮,母亲带着我和哥哥妹妹来到村西小河边,踩着几块瓷白泛青的捶衣石,撩起凉凉的河水,洗手洗脸洗眼睛。空气清凉幽香,土地微润黑黄。母亲说,端午早晨的河水颇具药效,凉血败火,百毒不侵。
南方的那位大诗人崖畔一跃以身祭水,这一天所有鱼虾纷纷避让,香草的仙力着实让它们敬畏若神明。艾草饱吸前一夜的露水,棵棵盈润芳香,纤细的腰肢在风中舞蹈,舒展的叶子像绿色小手掌,背面浮着白色细密汗毛,真的是“香草美人”。
田野里的麦子刚刚收割完毕,麦茬耀眼,我们仨跟着父母种豆南山下,戴着麦秸编成的草帽,像滚动在田野里的几粒黄豆。闪亮的锄头掘开一个个小坑,从布兜里数出两三粒黄豆,投入大地的怀抱。有时候某一颗豆子会调皮地弹出来,甚至蹦跳到麦茬缝里,父亲会一边捡出来重新丢到坑里,一边念叨:紧要关头,不能掉队啊,不找准方向,会失去发芽长大的机会的。
端午前后阳光热烈气温飙升,不像酷暑的湿热,母亲便在这时节晒瓜豆酱——那是童年最常见的餐桌小菜,也是乡村儿童关于咸的最深记忆。
黄豆是前一夜就泡涨的,粒粒滚圆,豆衣透明。父亲从河湾挑回几担清水,反复淘漉过滤,点起柴火,大锅煮熟,一团团炊烟一阵阵豆香,馋得孩子们围过来,黄狗“虎子”也轻轻打着喷嚏,不住地摇尾巴。
瓦楞石臼里加入盐粒青蒜干辣椒十香菜,捣碎加少许清水,浇淋在颗粒饱满的豆子上拌匀,再加入焯水的红苋菜马齿苋,母亲拿小碗分给每个孩子,这独特的美食让孩子们大快朵颐,端碗到街口饭市,比比谁家的味道更鲜香。
煮豆的同时刷洗几只干净巨大的竹箪,在太阳底下晒干,篾片经纬分明,折射白色光芒,令人惊叹竹子的心原来是那么洁净。
晾干多余水分,均匀滚上一层面粉,切开新夏第一茬西瓜,勺出鲜红瓜瓤粉红瓜液,连同黑亮的瓜子们盐粒们五香粉们,与豆子奔赴一次阳光之旅。
谁的青春不迷茫,在迷茫中奔跑,烈日灼心方能激发力量,情绪发酵更显意志坚定。父母之爱,就像西瓜,瓜瓤瓜液贮存甘甜,瓜蔓瓜花给予鼓励,必要的时候,剖开一片红心,陪伴我们一起在烈日下曝晒炙烤,直到发酵成香,过好人生的三餐四季。
今年端午前,我跟抖音学做改良版的瓜豆酱,减少盐分,不经发酵。厨房洁净燃灶节能,纯净水煮豆晾干,拌上面粉,炸去水分,葱丝姜末炸黄飘香,加入新夏西瓜和甜面酱搅拌熬制成酱。出锅颜色黄亮,豆粒软面,田野的香气溢出窗外,长眠在田间的妈妈若是闻到尝到,一定会很欣慰,她的大女儿终于学会做瓜豆酱了。
上午回村接回父亲,问起何处游玩,他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说,早就想出去看看风景。
应了节俗,我们带了蒸好的粽子和米饭,去双鹤湖喂鱼。
湖面宽阔波光粼粼,几只玄身水鸦参差行进,远处的楼厦倒影水中岿然不动,芦苇荡菖蒲丛高过人头,翠绿细长,一根根“香肠”棒隐匿其中,夏风吹送衣袂飘飘,整个人都飘然若举,萨克斯乐曲低回婉转,令人沉醉。父亲健步走在前面,时不时停下来侧身朝芦荡里张望,大概是在倾听白鹭之类水鸟一家的日常对话。
眼角有点酸热,平常工作忙周末耽于休息,应该多陪父亲出去散散心。儿时的我们,不就常常盼着假日休闲么,现在,该换换角色,轮到我们陪伴他了。
端午之水,唤起一颗豆粒的觉醒;端午之阳,炙烤一个女儿的愧祚。拉不住的斜阳回不去的乡愁,惟有陪伴亲人,做承欢父母膝前的小儿女,方能稍减缺憾。
作者简介:
刘淑玲,河南省新郑市新烟中学语文教师。新郑市作协副主席,新郑市第六届政协委员,新郑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轩辕诗词》执行主编,郑州市作协会员,河南诗词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古典诗词集《郑风疏影》。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