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 赵庆亮:秋天的村庄
摘要:当秋风飒飒作响泛起阵阵凉意时,片片落叶拂去了夏天的沉闷、燥热与喧嚣,仿佛一夜之间,天地间变得宁静、高远、辽阔起来,一切都变得清爽、透亮,天空像一汪深蓝漂着朵朵白云…… |
当秋风飒飒作响泛起阵阵凉意时,片片落叶拂去了夏天的沉闷、燥热与喧嚣,仿佛一夜之间,天地间变得宁静、高远、辽阔起来,一切都变得清爽、透亮,天空像一汪深蓝漂着朵朵白云的湖水。空气也像滤过似的,变得澄明通透。
大地这座陈年酒坊,经过岁月的发酵、酝酿,又到了启封开坛的季节,到处弥漫着一种成熟的馥香 ,香气漾满了大街小巷的每个角落,也绽开了人们的笑脸 。不知不觉间岁月的场景已悄然转换,沐浴在一片金色之中的村庄又迎来了一个收获季节。
田野里的秋意更浓了,在阳光火辣辣的照射着下,像一条五彩斑斓的河在流动,时时在人们眼前闪烁。地里已没有多少农活了,父亲总爱到田里去转转,地里的庄稼是他看不够的风景。
一棵棵玉米顶着大棒子昂首挺胸的排列成整齐的方阵,幕天席地那气势颇有沙场秋点兵雄浑与壮阔,一阵风吹过,枯枝败叶纷纷窃窃私语起来,是在慨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时光匆匆生命的短暂,还是在沉吟“零落成泥碾作尘”,来生还做护花人” 的诗句。
大豆田里一片静寂,它们一个个挺着大肚子,屏神静气,大气也不敢喘一下,生怕啪的一声涨破了肚皮 ,此时它们更懂得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的哲理。
性格沉稳不事张扬的谷子羞涩的弯下了腰,站在高处的高粱被秋意染红了脸,醉熏熏的在秋风里摇摇晃晃,棉花历经春夏的磨练厚积薄发破蛹茧成蝶,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舞姿蹁蹁 。远处的辣椒地里一片火红,像一地火焰在燃烧,灼疼了人们的双眼。花生的叶子上斑斑点点,是辣椒地里的热浪灼伤了它们,还是秋天走过留下的标记,田野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色彩在流淌,秋意漫过田野,停留在村头那一片片柿树林里,黄里透红的柿子挂在枝头,密密匝匝,压弯了枝头,几乎垂到了地上,人们不得不用木棍把树枝撑起,树上的果实已经开始成熟,浓郁的香气引来了叽叽喳喳的鸟儿,这边赶走了又落在了那边,和人们玩起了捉迷藏。放学后的孩子顾不上吃饭便来到树下寻找成熟的果实,小心翼翼的摘下,坐在树杈上大快朵颐。
当树上的柿子全面透红的时候,人们便开始采摘柿子了,男女老少,全家动员,有的爬到树上,有的搬来梯子,树下的人用被单撑起去接,前呼后应,人声鼎沸费。人们把摘下的成筐的柿子,搬到家里,在地上挖出一个坑,把柿子一层一层的摆到坑里,旁边留一个洞用来烧火,点火后,用扇子往洞里扇,在密闭、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柿子香气袭人,扒开上面的土,里面便是晶莹剔透令人馋延欲滴的柿子,整个村庄便弥漫着一种清香甘甜的气息。
秋收的季节到了,村里的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收获庄稼,掰玉米棒子,收割大豆,采摘棉花,村子霎时变得拥挤起来,院子里,街道旁到处堆满了刚收回来的庄稼,房前屋后,院墙上屋顶上,挂满了金黄的玉米,村边的空地上也成了以天然的晒场,成片的玉米,大豆,芝麻、棉花,连在了一起。
阳光下,大豆噼噼啪啪的在响,芝麻在蹦跳着离开母体,远处晾晒的红辣椒,像铺了一层地毯,一眼望不到边,像一地燃烧的火焰,傍晚时分,累了一天的人们在晒场边休息,议论着今年的收成,一直到繁星满天的深夜地里还有人在忙碌。
秋后的地里,庄稼收割完了,像散集的街市一样,显得空旷、冷寂。翻耕过的土地显得松软,走上去非常惬意,秋草中的蟋蟀在瑟瑟的鸣叫,远处的村庄成了一个个孤岛,柔软的土地上又长出了草色遥看近却无麦苗,给这片大地上的人们一个又一个希望。茫茫雾霭中,小村像一个沧桑老人在打盹,迷离中憧憬着一个又一个的希望。
作者简介:
赵庆亮,河南省太康县城关镇三中语文教师。作品散见于《河南日报》《河南工人日报》《大河报》《周口日报》《周口晚报》等。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