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琦专栏 | 夕阳如酒,消解着岁月的痛

摘要:十一假期前几天,回了趟老家。夕阳把小村渲染得静谧而美好,但是,萧萧秋色里,又有些落寞和忧伤。跟着年迈的母亲,围着村里村外转了一圈。 我2018年写过一篇文章《那些如风的……


  十一假期前几天,回了趟老家。夕阳把小村渲染得静谧而美好,但是,萧萧秋色里,又有些落寞和忧伤。跟着年迈的母亲,围着村里村外转了一圈。

  我2018年写过一篇文章《那些如风的岁月》,记录了村人们的生活点滴。几年下来,蓦然回首,那些在村里聚会打牌的人、那些见到我笑脸相迎的家乡留守者没有了,街道显得空空荡荡。那些远逝的村人的故居早已沧海桑田,房子被推到,建成了厕所、村室、菜地。

1

  我们来到了叔叔家——这里原来是土墙屋子。叔叔一家都去了商丘十几年了。早几年叔叔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溘然辞世,老人家劳苦一生,寂寞地离开了我们,至如今,骨灰还存放在商丘某墓地。

  记得前年看望老屋时,如同伶仃的乞丐,蜷缩在凄风苦雨里。其墙皮脱落,斑驳陆离,如牛皮癣,触目惊心。残破的屋子挂着叔叔的照片,灰尘满布。他似乎要从黯淡里走出来,给我打个招呼,宛若生前的亲和。竹子在疯长,清风吹过,飒飒作响,烘托出清幽的荒凉。破屋上的荒草抖动,共同渲染着庭院的凄凉。

  去年,农村房屋改建,叔叔的土墙屋被推倒了。勤劳不辍的母亲便在遗址上种上葫芦、南瓜、丝瓜等蔬菜。每次回到家里,母亲都会带我来到这里,摘几个葫芦瓠子嫩南瓜。

  “曲终人散日西斜,殿角凄凉月一家”。叔叔消失的老屋珍藏着许多故事和回忆,浸在了我的骨子里和血液里,温暖着柔软的感动。夕阳残照下,人亡家没的荒凉,升腾着诡异和忧伤。

  漫步村外南地,思绪像极了开闸的水。这里曾经是苹果园,如今却是青青麦田。小时候,生活是苦的。父亲凭借老母猪、棉花、水泥缸还有苹果树让我们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光。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一起走过的日子》,文中提到了浸满童年欢笑的苹果园。那时,暑假时照例看苹果。

  苹果园里的邻居很多,有世勤哥、有老丁大娘、有二老爷、三老爷、村长大爷,有老郑婶子、老王大娘……当时这些人都是50、60岁,正当年。他们或她们精心打理着苹果树,呵护着家庭的收入。大家施肥、打药、晚上看着自家的苹果树。大家经常聚在一起,探讨交流管理心得,热热闹闹地。苹果熟了,大家又热热闹闹地把苹果摘下来,拉到侯楼村集中走车。

2

  时光一闪,过去了30余年,这些熟悉的名字早已化成苹果园里一处处坟茔,由葱茏麦苗陪伴着,一切回归自然。这些坟内之鬼都是以前曾与我日夜看护苹果树的乡亲们。

  想起了《汉乐府》里《十五从军征》。主人公从军65年,来到家里亲朋故友全部故去,徒留自己面对凄惨景象孤独终老。这个老兵最难忍受的不仅仅是贫穷,还有悲守穷庐撕心裂肺的孤独寂寞。有时,周围的人都死了,自己还活着,是喜是忧?活着,才知道,有了亲情友情的陪伴是多么的重要。

  这位老兵离家数载,出生入死,肯定有很多话要说,很多委屈要诉,可是,这一切,面对塌败破屋、亲人的荒冢,所有的话都成了多余……凄凉孤独的,还有《活着》里,那个走在夕阳下羸弱愁苦的富贵。

  看到夕阳下的老家苹果树下得坟茔,我悄悄给这些昔日的邻居亲朋说,十一节来啦,我顺便来看望你们啦,感谢大家对我童年时期的陪伴。愿大家天堂安好。难怪陈子昂登幽州台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强烈的孤独感让诗人泪雨滂沱。

  如血残阳,给坟茔们涂上了金色,渲染了一层神秘的气氛。夕阳挣扎了一阵子,终于下山了,我也回到了家里。父母亲、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等着我吃晚饭。外边的沉沉黑暗包围着周围的一切。我们吃着,聊着,笑着,感到生活是那样的真实和美好。

3

  我们常常笑话“刻舟求剑”的人,太死心眼。猛然发现,我们都是求剑的那个人——每个人心里都有个青春梦,幻想“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想像无论岁月之船怎样穿波斩浪,当一切风平浪静时,就可以找寻到自己掉落的那把剑:快乐和美好。

  可是,时光之舟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我们未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我们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有时候,似乎来不及给走下生命列车的人打声招呼,列车就呼啸而过。我们在飞奔的列车上,只能用记忆记住那些曾经陪伴过我们的人。生老病死,生命脆弱无常,我们是找不到那把“剑”的。不过,剑如果一去不返,至少,我们还有刻在“舟上”的记忆。

  面对夕阳,让记忆涂满绚丽的美好,活好自己,善待生者,就很美。

4

作者简介:

  于琦,河南省永城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校《家庭教育报》主编。河南省、商丘市优质课教师。永城市作协会员,永城市骨干教师,永城市教学标兵,永城市学科技术带头人,永城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永城市优秀班主任,永城市优秀共产党员,永城好人,2020年度校级“十大最美教师”。校本课程《无极快速作文》获商丘教育体育局一等奖。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多篇文章发表或获奖。


教师


  • «
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