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珍专栏 | 登山记
摘要:有多久没爬山了? 对于一个心向自然的人来说,只要心有星辰大海,哪里都是繁花似锦。三年疫情,抹煞不了我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然而最近这大半年里,我眼里没有天空没有花草,因…… |
有多久没爬山了?
对于一个心向自然的人来说,只要心有星辰大海,哪里都是繁花似锦。三年疫情,抹煞不了我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然而最近这大半年里,我眼里没有天空没有花草,因为在我的心里,装着一座大山。
机缘来了!我,要去登山,要去拥抱它,要把它踩在脚下。
它,八里沟,是个熟悉的地方。有山有水,还不太远。带上老父亲,带上一众家人,出发!
是该带父亲出去转转了。
多少年了,我们几乎每个暑假,都会选一座山玩上几天,但都是带着孩子。
我记得登过的每一座山,和那些山上留下的难忘的回忆。
爬山,我从来比不上儿子。每一座山上,留下照片最多的几乎都是儿子,那小小的背影,或者远远的前方他那被我喊住,偶尔回头的鬼脸。
这一次,却没带儿子。儿子大了,带不动了,他终究有自己的路。让他自己去攀登吧。
来到山里,天空高远,空气清新。八里沟,大概这是我第三次来了,但今天依然那么新鲜。
我们来得早,游人还未盛。群山静默,万物生长!投身其中,顿觉自己渺小如沙粒。
以前带着儿子爬山,喜欢走野线,越是没有台阶的斜坡越是好玩。
这次,不走斜坡了。今天这个家庭团队,年龄参差不齐,最大的老父亲八十岁,最小的是第四代侄孙女还不到三岁,中间有我和爱人、嫂子、妹妹,均已年过半百,还有闺女和侄女两个年轻姑娘。
我们顺着蜿蜒山路,涉溪拾阶,边走边玩,走走歇歇。红石河,桃花弯,静心潭,玉皇宫,天河瀑布。一路听流水淙淙,踏山路崎岖,前呼后应,伛偻提携。
然而,始终走在最前面的,总是父亲!
为了照顾父亲年迈,我爱人紧随其后。尽管父亲看起来不算太老,但毕竟已经八十岁了。八十岁的父亲,身体康健,精神矍铄!一路登山,留给我的皆是背影!
来到最后一个景点天河瀑布,我已是精疲力尽。
跟着两个姑娘缓步走进水帘溶洞,观钟乳倒挂,赏瀑布飞泻。飞瀑如白纱飘落,飞沫四溅,而杂乱不宁的心却慢慢在沉淀。
出了水帘溶洞,我全身湿透,本打算折返,电话寻觅家人,父亲已在瀑布绿潭对面,正在登上去瀑布近处的台阶步道。
这段路程是全程中连续台阶最长的一段,又在终点,我已是强弩之末。仰望尽头,本已没有信心。可是,老父亲都已经上去了,我有什么理由退缩呢?
登山很辛苦,也有很多理由放弃,父亲用他微驼的身躯鼓舞了我,我突然觉得:不是我带父亲来登山,分明是父亲带着我登山!
二百四十八级台阶,走个来回,仅单程中间我就歇了三次,而父亲一次都没有停歇!
第二天,我们让两个姑娘带着两岁多的小侄孙女,留在酒店附近玩,我们大人一早去九莲山。
我们先是坐景区小交通进山,然后沿山路回环踏台阶而上,进出观光电梯,最后移步西莲寺。
西莲寺的后面,是此处最为神圣的老母洞。在那里登高望远,西莲村一览无余,但是需要爬上一段200多个台阶的陡峭山梯。
我们本不打算让父亲上去的,有我爱人陪同父亲稍坐休息,我和嫂子妹妹三个人偷偷前往老母洞。
不料,当我们折返下梯时,却发现父亲正攀着山梯扶手弓腰上行。我站在高处俯视父亲渺小的身躯,如金蝉攀爬树木一样,挂在陡峭近乎垂直的步道上。我大气不敢出一声,顿时咽喉哽塞眼眶湿润……
下山的时候,妹妹走在父亲的前面,我和嫂子紧随父亲身后,我们靠着山崖一侧,缓慢而小心。
我抚摸着父亲抚摸过的山石或峭壁,一边低头仔细看着脚下的台阶,一边不时抬眼看看父亲微驼的后背。我能听到父亲的呼吸,更能听到自己的呼吸,我们将呼吸融入了大山。
瞬间,数十年来父亲从年轻到年老为我们所做的的点点滴滴,如快闪镜头在眼前连成一片……
人生如登山,几十年来我们攀登过的山高低不一,难易不同。
山高人为峰!
年迈的父亲用他亲力亲为的行动告诉我:再大的山,也只是山!山就是梯,你只要把山踩在脚下,它就会引领你去更高的地方,看到更大、更远的天地!
我钦佩山的伟岸、山的沉默,和其任人踩踏而不弯的脊梁!我更钦佩我的如山一般坚实不服老的父亲!
我把心里的山石还给大山,顿觉脚步轻盈……
忽然忆起某篇文章里的一段话:
我愿化作一阵风,飘向峰峦叠嶂的高山,伫立于山顶,俯视万丈深渊。
作者简介:
罗瑞珍,河南省长垣市长城中学语文教师。喜欢文字,爱好运动。人生追求:“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