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君专栏 | 风清露冷秋期半
摘要:闲来没事,突然想起多日没有谋面的友人老杨,几次电话都没有通。这家伙,忙什么呢,连电话都不接。我心里嘀咕。一直到晚上,准备休息时,他的电话终于来了,“对不住,八百亩…… |
闲来没事,突然想起多日没有谋面的友人老杨,几次电话都没有通。这家伙,忙什么呢,连电话都不接。我心里嘀咕。一直到晚上,准备休息时,他的电话终于来了,“对不住,八百亩玉米要收,一个人快忙成十个了,哪有时间接你的电话。”
我才想起,老杨今年流转了一千八百多亩农田,种了八百亩玉米,六百亩葵花,四百亩水稻。眼下,玉米成熟,正是收割的时候。老杨告诉我,最近秋收,受疫情影响,收割机不好找,好不容易找来两台,就不分昼夜地收割。收割完玉米,紧接着又该收割水稻了。完成这些抢收,插盘晾晒的葵花也该归仓了。成熟的庄稼,撵得人陀螺似的停不下来。一年的辛苦,一年的血汗,全在这几天了,急得人都上火了。
前段时间和老杨聊天,谈起今年的收成,老杨言语间满是喜悦,“这一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真的不错。秋收前这段时间太关键了,只要没有自然灾害,丰收那是铁板钉钉的事。”
是啊,白露节气一过,农作物似乎加快了生长的脚步,都像是急于奔赴粮仓似的,那长势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模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时候,是农民一年里最宝贵、最开心的时刻。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丰沃的大地写满了丰收的喜悦。站在秋天的大地,沐浴着秋日的暖阳与和畅的秋风,看着累累硕果,嗅着到处弥漫的醉人馨香,心里装满了丰收的幸福,就连做梦都是甜美的。岁稔年丰,穰穰满家,长长的秋风拂过妩媚的田野,锦绣大地呈上最为丰厚的馈赠。
天下大熟是秋分。秋分这个节气便自然而然地和丰收联系在了一起。在这个丰收的节日,郊田之中、果园之内,满眼是成熟的硕果,处处是忙碌的身影,农民们灿烂的笑容,映着溢满喜气的美景,那是对丰饶土地最好的褒奖,也是对辛勤耕耘者最好的回馈。
秋分时节,仿佛一夜之间,那原本绿油油的田野,在阳光下溢出了黄灿灿的色彩。在北方,玉米和水稻是丰收场景中耀眼的角色,成片的“青纱帐”里,一株株挺拔的玉米秆上挂着沉甸甸的棒子,在阳光下轻轻摇曳,像在招呼人们快来收割。日渐低垂的稻谷闪烁着金色光芒,微风拂过,稻谷发出窸窣的声音,吟唱一曲丰收的歌谣。成片的稻谷一波俯首,一波挺胸,田野上漾起层层稻浪,起伏着向远处漫漶,场面蔚为壮观。稻秆、稻叶也镀上了太阳的颜色,明丽耀眼。
天道酬勤,稻禾不辜负汗水。艰辛劳作的汗水滴落泥土,融进稻禾的身躯,化作金黄的稻粒,农人脸上无不洋溢着丰收的喜气。掐下一串稻穗,沉甸甸的,金黄的色彩与农人眼里的光芒相辉映,惹出农人一脸笑意。宽厚的手掌轻抚稻穗,像是摩挲一粒粒珠宝,然后一粒一粒地细数,越数,脸上的笑容越多越灿烂,心里也不由自主泛起涟漪。摘下一粒子实,搓去外衣,往嘴里一丢,慢慢地咀嚼,汗水的味道已化作稻粒的清香,沁入心脾,心里的富足在眉宇间毫无遮掩地现出。农人眼里已不仅仅只有阳光了。
风清露冷秋期半,人间处处丰收忙。收割机开来了。机器的轰鸣声,合着庄户人的欢笑声、鸟雀的啁啾声,田野上奏起欢快的丰收协奏曲。田野沸腾了。收割机卷起带着稻穗的秸秆流入脱粒仓, 金灿灿的稻粒在仓内欢蹦乱跳,笑呵呵地打闹着,然后排着整齐的队伍,愉快地流进农人早就备好的口袋里。农人脸膛上流淌的汗珠,滚动着太阳的光芒。
装满稻谷的袋子扎紧口绳,整齐地列队在田埂地头,等着奔忙的农用车拉回到各家的庭院。一年的希冀尽在此时落地,松懈不得,收割机轮到谁家,谁家就全家出动,早已等候的一家人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各有分工,紧张有序地忙碌开了,有的把吃的喝的也带到了田间地头,在劳作的间隙吃喝一点,就连孩子也加入到了抢收的行列,给大人端茶递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把稚嫩的欢笑声留在丰收的田野。
拉回家里的稻谷平铺在庭院宽展的水泥地上或马路边沿静享阳光的爱抚。主人每隔一会儿,总要拿起木制耙子帮助每一颗稻粒翻身,让它们都得到阳光的爱抚,平展的稻谷上,留下耙齿划过整齐的痕迹,像金色诗行,像一首富有动感的乐谱。
稻谷的主人似乎忘了秋收的辛苦和劳累,放下农具,就着满院芬芳四溢的稻香,端起茶杯,“咕嘟咕嘟”喝个痛快,再用手背一擦嘴角,找个地方随便一坐,看着眼前的收获,心里算计着今年的收成。收成超过去年的,寻思着明年再努力一把,争取再创“纪录”;收入与去年持平的,检讨着自己的懒惰松懈,计划着明年一定要殷勤些,多施些农家肥,多除几次草,侍弄再精细些。
当然,这个时候断然是少不了偷食的麻雀的,它们“唧唧喳喳”地叫着,小脑袋机灵地转动,不停地窥望着,趁人不注意,落在晒场上,一阵忙碌的啄食。农人挥动手中的农具,一声吆喝,麻雀们扑棱棱飞到屋脊上或旁边的树枝上去了。望着飞去的麻雀,农人无声地笑了。
收割后的田野,变得平展开阔,一如庄户人宽阔的额头和脊背。秋天的田野,逐渐趋于大地的本色,一切趋于恬淡超然。北国的秋天,因了这稻谷,尽显质朴与谦逊、丰盈与喜庆。芬芳的稻谷,陶醉了北国大地,陶醉了这片土地上劳动者富足的日子。
秋分,把秋天一分为二,所谓平分秋色是也。“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同春分一样,完美地平衡着寒暑昼夜阴阳,这一天,是一年里又一个恰到好处的日子。它一头连着夏天,一头通往年端;它分开初秋的闷躁和深秋的寒凉,也带走初秋的淡雅,迎来深秋的斑斓;这时节的阳光,一半煦暖,一半清凉;这时节的长风,一半阴柔,一半阳刚。秋分,一边是对已过繁华的惜别,一边是对静谧安详未来的期许。
所有的节气里,在我看来,秋分最是丰饶,最是迷人。秋分之美,美在成熟的风韵,美在其他节气不可复制的多彩旷亮。这时候,万物成熟,走向归途,广袤的田野之上,云淡风轻,天空明净蔚蓝,流云自在地游弋于那份辽阔高远之中;有时,云朵被风儿吹成丝丝缕缕的,像棉絮,像羽毛,像形态各异的动物,让人产生悠远的联想。
田野里,呈现出纷繁的成熟的色彩,那色彩似被秋风的画笔渲染过,一幅绚烂的风景画就在这大地上生动地铺陈开来。已经有树叶在秋风中唱起离歌,恋恋不舍地飘向大地;不少野草完成了装点大地的使命,褪下绿装,逐渐走向凋敝。风儿送去抚慰,那些渐黄的叶儿轻点着头,无奈的神情里是依依的不舍。
时光荏苒,走过了杏花春雨,走过了夏阳酷暑,如今,又行走在习习秋风里,倏忽间,已然来到了第十六个节气,一年之中三分之二的光阴悄然退到了身后,宛如秋天枝头的树叶般纷纷谢落。
那么多的美好都已成为过往,那些过往里,有太多让人心心念念难以割舍的景与物、情与暖;那些凋落了的,也许只是时光的浮华,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足痕,就像老杨精心侍弄的那些庄稼,那么多的汗水洒落,不只是为了花叶秸秆的葳蕤茁壮,饱满的籽实才是他念兹在兹心之所系。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秋分,亦是一个新的开始,至此,它将走向季节的更深处,通往冷月凄风,通往寒露凝霜,通往银装素裹的寒冷世界。好在严寒的尽头,前方尚有美好的春天。相信,总有美好,恰逢其时。
作者简介:
王怀君,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中学语文教师。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吴忠市作家协会理事。有作品入选《师墨飘香》。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