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天均来源:教学参考河南站
当坐在大彩电前看春晚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想起看黑白电视的日子。
第一次见到黑白电视是1977年春节,那时候没有彩电,无所谓啥颜色,就叫电视,尽管有了彩色电影,但是电视刚刚出现,黑白电视就够高大上了。我们宜阳县丰李高中蒋权年校长回老家天津买回来这里买不到的两样电器——七寸黑白电视和傻瓜相机,大家都觉得校长真是手眼通天。七寸黑白电视现在肯定买不到,太小了。如果一个人爬上去看,其他人只好听了。
当时我正在组织高中宣传队演出刚刚解放的豫剧《朝阳沟》,杜校长是戏迷,每次演出都亲自上阵,摆桌子、床和布景。这天晚上河南电视台播放豫剧三团演出的1977版的豫剧《朝阳沟》,韩玉生演的栓宝唱得真好。我去的时候,杜校长已经坐在第一排了,二十多个老师只好“听”电视了,因为荧屏没有他的脑袋大。我们老师们丝毫没有感到是听电视,都在认真地看电视。和听收音机还是大不同的,因为能够感觉出来演员的表情动作。
我有一种满足感,对照荧屏,高中十四五岁的孩子按照曲谱唱的、演得挺像,真是“高兴的我心里没法说。”可是继续看,感觉老支书的那句“那是弄啥哩?”前面应当偷偷加个“哎”,还有栓宝娘偷看银环倒茶心不在焉烧住手,“扑哧”一笑,我们的学生表演的不太到位,还有银环下山我感到还不够感人,要求乐队全力配合,一律投入剧情,第二天晚上我们加工到后半夜。
朝阳沟第一句唱词“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用在1977年再合适不过了,先是文艺复兴,一大批像朝阳沟一样的文艺节目解放上演,很快又传来马上恢复高考的消息,突然来了好多复读生,杜校长要我马上接手辅导高考复读班数学。“翻脸比翻书快”一点不假,我们“变脸”一夜之间成了高考辅导班老师。老师们挑灯夜战,晚上那个七寸黑白电视闲置起来。
“天对葫芦地对瓢,人对眼法狗对毛”,数学教研组我和张铁汉、赵长卿仨人基本属于同龄人,三十上下,俩老三届,一个新三届。既教毕业班,又教高二,每天形影不离,攻克各种偏题怪题,第一时间告诉学生,达到“陈景润”式的痴迷,经常熬通夜,还总有使不完的劲。俺仨一商量把那台黑白电视搬出来参加电大数学学习,说来也怪,我们每人手头都有教材《樊映川高等数学讲义》。
每天路过我的办公室,总有人驻足不走:这仨小伙子撅屁股削尖脑袋挤在一起那是弄啥哩?进去一看,原来仨脑袋钻进了七寸黑白电视。每天认真做作业,互相修改,也参加期末考试。我们不要文凭,纯粹是学习,实在是对“樊映川”太有兴趣了。赵长卿本身就是河大数学系毕业,但他很谦虚:我和您俩水平一样,去河大就遇到文革。
那些年我们高中教学质量挺高的,升学率也数一数二。
为了验证学习效果,我们参加河南教育学院数学系专升本考试,还真考上了。
到了八十年代,我每次回老家偃师邙岭,下火车翻山越岭到天黑才到家,一到村,突然看到村委会人山人海看舞台上的一个黑白电视,当然已经不是七寸了。几百号人挤在一起,后面能看到吗?后面人高兴地说:“不用往前面挤,这《寇准背靴》,马琪道字多清,不用看字幕。”
到家后,家人说,我的上四年级的小儿子近视了,我吓蒙了:我一直教高三毕业班,很少有近视,咋小学没毕业能近视?搞不清咋近视了。后来经人介绍到巩义的芝田镇后泉沟,让老中医针灸加中药“治疗”半年,每天一大群孩子喝过中药扎上针灸俩小时都在胡侃吹牛。那天我从芝田公社买吃的回来,一个城市干部给我说:几十个孩子就你孩子看电视多,他啥都看过。我说:他哪看过电视,我们那里哪像你们城里人可以看电视?
治疗半年回来,老老实实带上了眼镜。我问家里人,他看过电视吗?家里人说:每天晚上一吃完饭就跑出去,有个生产队街上放个电视,他那么小,根本挤不进去,他有办法:钻进放电视架子下面躺下,头伸出来看。
足见黑白电视的诱惑。
原来近视是这样练成的。
1980年代中期,我应聘到中原油田宣传部、党校,和家属、大儿子先到油田,小儿子在农村上完初中再来上高中,那年代学制是522,很快到初二下期了,赶紧把他转到最好的学校油田二中,否则跟着爷爷奶奶在家上学,天天跑出去看那小得可怜的黑白电视,学习滑坡,加重近视还了得?
按照规定先交一大笔借读费,谁知道考了前几名,不用交了,接下来竟然考上全国著名的油田第一高中。
看来黑白电视并非洪水猛兽,而且弥补了农村学校的不足,提高了素质教育。
为了紧跟改革开放步伐,决定买电视,搬回来的已经不是黑白电视,而是一个大彩电,没有经过黑白电视就进入彩电时代。接下来又经过闭路电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令人眼花缭乱,现在有了手机,彩电已经没有那么大的诱惑了。
总忘不掉黑白电视的日子。
作者简介:
王天均,河南省偃师人。1966年洛师毕业在洛阳教高中二十年,后为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党校高级讲师,历任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科社学会理事;河南省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出版著作《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企业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石油企业改革与管理探讨》等十余部。2022年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个人,近期获中国石化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感动油田人物;曾获河南省领导科学研究会中青年学术骨干。在中国石油报、濮阳早报、中原石油报以及各类杂志、媒体发表散文近百篇。
综合新闻 · 2021-03-05 17:51:42
综合新闻 · 2022-05-24 07:56:38
校园风采 · 2022-05-06 11:26:50
校园风采 · 2022-01-07 14:49:43
校园风采 · 2022-03-11 14:53:26
综合新闻 · 2020-09-17 09: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