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喜平来源:教学参考河南站
年,如一只古老而年轻的巨兽,踏着沉重有力的脚步,从中华大地上隆隆走过,留下无数鲜明的印痕。
轻抚这些印痕,你会惊叹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史和文化传统。
民以食为天,年是从祭灶神开始的。灶王爷掌管着人间烟火,从祭灶神开始入年,表明人们对灶王爷的敬重和爱戴,对年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渴望和企盼。
“人间大事,吃喝二字。”自古至今,吃饱喝足都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只有吃饱喝足了,人们才有精力去干事创业,去奋发图强。中华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农耕文化占据很大篇章。但狂风、暴雨、干旱、洪涝等天灾,战争、疫情等人祸,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吃饭问题,吃饱喝足这种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在历史上一度成为最奢侈的生活追求。
为了吃饱饭,人们同大自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毕竟是弱小的,人类也有累了疲了的时候,于是他们内心深处希望有一位手眼通天的神灵,来专门保护他们,让他们新年里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于是灶神诞生了。
祭灶这天,家家户户敬灶神,吃灶糖、灶馍,期盼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了灶神,人们才有了底气,才敢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迎接新年。
祭灶这种传统,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漫长的农耕文明和斗天斗地的英雄壮举。
年的高潮,集中在除夕和初一这两天。
除夕这天,贴好红红的对联,挂好红红的灯笼,就要去上坟请祖,把逝去的亲人请回来和我们一起过大年。吃水不忘挖井人,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里不能忘了先祖亲人,没有他们辛苦地养育我们,哪有我们的今天。除夕晚上举家团圆,为了这次团聚,不少人不远千里万里克服重重困难奔回家,定要赴这场浓浓的亲情聚会,这是义务,更是责任。
初一要起五更拜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伯伯娘娘,给活着的长辈和逝去的先人牌位磕头谢恩。只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这种习俗的前景堪忧。
除夕请先祖,初一起五更拜长辈,包括随后几天的走亲访友,是中华孝亲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展示。中华文明里孝亲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尊老敬老、举家团圆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历史上留下了“百里负米”、“卖身葬父”、“卧冰求鲤”等许多感天动地的孝亲故事,以及“遍插茱萸少一人”、“千里共婵娟”等渴望与亲人团聚的名诗名句,正是这种孝亲文化,凝聚起了中华民族的浓浓亲情,成为厚重中华文明血液的重要成分,成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不可战胜的文化根基。
随着新年钟声的到来,从午夜零时一直持续到天明,炮声不绝,长的短的高的低的大的小的万炮齐鸣,家家户户此时灯火通明,门前旺火红红火火。炮声和旺火宣泄着人们的新年激情,寄托着人们驱邪灭毒的美好愿望,是人们迎接新年的庄严仪式。新的一年,人们渴望着邪祟远离人间,日子红红火火。
鞭炮的主要成分是火药,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在新年得到很好的应用,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
元宵节掀起了新年的又一高潮,同时预示着新年接近尾声。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白天的喧闹过后,随着夜色降临,天上明月高悬,地上灯火辉煌。各色各样的灯齐聚人间,城市里观灯赏灯、观看烟火表演的人川流不息,此时此刻,人间是天堂,天堂亦人间。在农村,家家户户吃汤圆,喝油茶,烘旺火,放烟火,欢声笑语不绝。品品这些习俗,生活圆满如意、日子红火富足之意尽含其中。
中国人过大年,过的是一种心情。企盼丰衣足食,弘扬孝亲敬老,祝愿生活圆满,希求日子红火,远离邪祟毒疫,人们相信这些美好愿望在新的一年一定会实现。
作者简介:
李喜平,供职于河南省修武县竹林小学。中共党员。河南省作文大赛优秀辅导教师,河南省示范课一等奖获得者。喜欢唱歌、写诗、旅游,人生座右铭:转变了自己,就转变了一切。
参考信息 · 2018-03-23 21:33:59
综合新闻 · 2023-12-08 20:42:56
综合新闻 · 2023-06-08 15:02:38
校园风采 · 2023-11-07 08:53:03
校园风采 · 2022-09-06 09:42:22
校园风采 · 2022-05-30 16: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