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骁来源:网络
回家!
从进入候车室到坐上高铁到达目的地整整八个小时,从正午到星光满天,我们从江苏出发穿越安徽、湖北到达河南。这漫长的八个小时幸亏有书的陪伴。
我和孩子一人抱着一本书,一路上的千山万水都在我们各自沉浸其中的阅读中呼啸而过。
刚刚上车时,后座的小男孩各种搞怪,后来他渐渐地安静了下来。只听见他妈妈说,我说你咋不吭声了,原来是在看前面小哥哥的书呀!我和儿子同时扭头,看到他正站在妈妈的膝盖上趴在我们的座位靠背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儿子的书看。原来儿子看的书是《兴趣数学》,这一页刚好是有趣的“视觉游戏”。我说,你喜欢吗?儿子随机就递上去一本。孩子妈妈感激地说,谢谢小哥哥的书。
此后,孩子安静了一段时间。
笛卡尔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如果人不会思考与芦苇何异?人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人的伟大就在于人有思想。然而人的思想是需要喂养的,人们需要吃饭养育身体,也需要通过读书学习获得本领和能力来喂养灵魂。这种喂养灵魂的营养素渐渐地就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体育、艺术、哲学、宗教信仰等等。喂养灵魂不只是大人的专利,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身体和灵魂都要一起喂养。
因为人除了需要有思想,还需要寻找这种思想的共同体,为个人的思想寻找归属感。因而,你会发现聚在一起的人往往有某种共性,或者说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往往会跨越种种障碍聚在一起。这其实就是归属感的需要。网友奔现,广场舞大妈,抖音直播间,哪怕只是聚在云端。因为你的爱好和我的一样,你的追求我也有,你说的话我懂,所以我们就有了彼此相聚在一起的机缘。
由此,我想到班级管理中屡禁不止的手机依赖者们。
家长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他们对手机的依赖,可是往往收效甚微。其实根本的原因是他们需要一个“群”,需要有一个可以入“群”的资本,这个“资本”就是手机里的各种游戏甚至是这些新新人类们发明的各种网络语言,或者他们彼此之间的叫嚣怒骂也是一种博得彼此认可的手段。因为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同伴互助互动,因为同伴互助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追求或者是同一频道的话语,因为这些同频共振的共同的话题,他们会不约而同地关注对方的关注,喜欢伙伴的喜欢。
因此,想要改变孩子的手机依赖症不只是在改变一个孩子,而是在同孩子背后的有着巨大吸引力的磁场做斗争。因此这不只是简单的拉出来。而是需要建立一个强度更大的磁场,增强对这个孩子的吸附力,把孩子从原来的磁场里吸附出来。这种现状就不是单纯地戒掉手机那么容易的事情了,而是要给孩子赋能,给孩子一个可以加入新领域的入场券。这个入场券不是也不只是书本,可以是篮球、足球、象棋等任何一种比单纯地刷手机高雅的追求。但是这些追求往往需要一个人去克服一些思想的懒惰或者身体的懒散才能获得自我认同感。然而,要努力才有所得的追求通常又会让一贯懒散的人望而止步。
因此我们说,改掉一个坏习惯要比建立一个好习惯难很多。
但是,有一个便捷的方式那便是一开始就帮助孩子养成你所希望的好习惯。
教育从来都不是自由野蛮的生长。所谓的尊重孩子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之上的。所谓的好孩子不用管,一定是进入了运行轨道之后的不再管。所谓的好孩子不是教出来的,一定是家长早早就做出来了,而且坚持在做。
正如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样。我们的孩子爱上了什么也一定不是无缘无故的。对于白纸一样的小小孩儿,书本的诱惑力和手机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书本带给孩子的是知识的积累,知识与知识的不同排列组合又会形成新的知识,每一次新知识的形成,创新思维的产生都会带给我们成就感,我们就有新的阅读欲望,新的成就感。这种精神追求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会远远高于低层次的感官愉悦。
因而,只要有书人在旅途就不会孤独,又何惧孤独呢?
综合新闻 · 2022-05-19 09:08:37
综合新闻 · 2022-09-15 10:50:17
参考信息 · 2022-06-25 10:55:26
校园风采 · 2023-05-09 08:50:49
综合新闻 · 2023-06-08 15:02:38
校园风采 · 2021-08-24 09: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