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女孩跳楼,留下两封“遗书”,引发所有父母沉痛思考

作者:朗读君来源:河南教师2020-06-03 14:05

近日,西安市一名9岁的女孩

在家中跳楼

生前,她留下了两封“遗书”——

“妈妈

对不起

这是我的决定”

微信图片_20200603140626

微信图片_20200603140631

痛心之余

我们应当思考

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让孩子拥有抵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千万不要“事不关己”

因为或许你的班级里

可能就有偷偷躲在角落哭泣的孩子正等着你去拯救——

当天下午4点多,女孩发语音说道,老师布置的作文要求5点写完,自己完成不了。

妈妈没有太当回事,只是微信里鼓励她尽快完成。

等到6点多,爷爷打开房门,发现孩子不见了,窗户敞开着,才知道悲剧已经发生。

一句“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背后有多少的心酸和绝望。

当代的小学生,真的很累。
能压垮一个优等生的

是她“好学生”的头衔


几乎每个新学期,都会看到类似的自杀事件。

而背后的主角,无一例外的都不是学渣,反而是成绩还不错的优等生。

为什么自杀的是这些成绩很好、看起来很乖的孩子?

那是因为他们已经父母和老师扣上了“好学生”的头衔。

你是好学生,所以你必须完成我给你布置的额外习题,不能出去玩;

你是好学生,所以你必须每次都考出好成绩,不能掉出班级前十。

懂事的孩子比不懂事的孩子活得更辛苦。

因为他们知道父母对他的期望,他们知道不能辜负父母对自己多年的栽培,拼命告诉自己不能失败。

正是因为这样,在面临作业写不完、或是成绩没考好时,他们就会有更加强烈的自责感。

有人说,这分明就是孩子不能正确面对挫折。

真的只是这样吗?

白天在学校里,面对的是老师质疑的目光;晚上回到家中,面对的是父母失望的神情,那些懂事的孩子,知道自己没考好,心里真的会很难受!

为什么年纪尚小的他,得承受大人们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失望和质疑!

请不要再对孩子说“你是好学生,你必须怎样怎样”了,这让孩子背负了太多的本不该承担的责任!

教育孩子最忌讳

失去客观立场
分享一个学渣变为学霸的故事。

小学一次放学,老师拉住接孩子的爸爸,告诉他孩子上课爱说话,专注力不够集中;孩子还会和同学打架。

这位爸爸回答道:
好的,让您费心了,我回去教育他。

放学路上,孩子战战兢兢地问爸爸:
你不是打算教育我吗?

爸爸说:
你在学校的行为,自己负责就行了。我相信你能做到的。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爸爸在接孩子的时候,一位家长朝着他的儿子说:
哟!学霸!放学回家啦?

这一刻,这位爸爸知道了,孩子已经开窍了,也长大了,他从学渣进化成了学霸。

当面对老师说教,这位爸爸真的不担心吗?

并不是的,他只是假装不担心而已,因为他知道,教育孩子时,不能只在意孩子的“不好”。

教育孩子,最忌讳的就是太片面,只听到孩子的“不好”便匆忙对他进行严厉的管教。

孩子感受不到家长对自己的信任,更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反倒是提起学习想到的就是父母对自己的严格,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岂不本末倒置。

给孩子做决定的权利

将来他才有力量掌控自己的人生
听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懂得管理自己的孩子,一定是个拥有自由的孩子。

在教育孩子时,一味地由父母“全包”,只会让他们成为木偶,被父母操纵,失去自由。

一定要给孩子一些自己做决定的权利,父母最好在其中起到辅佐的作用。

孩子不是不懂事,只是你的“全包”让他可以不用懂事。

一个被父母完全支配的孩子,只有两种后果。

一是完全让出自己的领地,压抑自己所有的需求,当压迫到达了极限,就有可能选择轻生;

另一种则是变得懒散,无脑地依赖父母,从而失去自我。

无论是哪种,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吧!

那么,就做出让步,给孩子自由的支配权吧。

从小学起,就让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分配时间,那么到了初高中,面临住校的生活,他们才知道如何合理分配时间。

当然,当孩子的时间分配出现极度不合理的情况,例如全天都不写作业,父母就从中干涉了。

自由从来不是无界限和无止境,那样的人生终究不会有好结果。

给孩子多样化的成长通道

活出他自己的骄傲

成绩永远都不能评判一个孩子是好还是坏。

拥有一份兴趣爱好的孩子,永远都比只会学习的孩子要自信得多!

孩子体能好,完全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运动的机会,而不是让他一直在家里看书;

孩子唱歌好,同样也可以让她大展歌喉,而不是当那个安安静静的读书机器人。

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天赋,都是他值得骄傲的资本,都会成为他自信的源头。

这样,当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是成绩下滑时,不至于溃不成军,因为至少还有他的兴趣和天赋让他引以为豪。

学习是孩子的首要任务,但也请留一点时间在他的兴趣上。

另外,据调查,所有的高考状元、学霸,全都是有着自己的爱好,并非只会死读书。

北京理科状元周展,兴趣爱好广泛,喜欢京剧,还练过四五年的小提琴;

贵州文科状元林中文,早已达成钢琴10级的成就!

有远见的父母都不会让孩子死磕在读书上,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仅能让孩子信心倍增,还能让他在将来多一条路可以选择。

接纳孩子的平凡

允许孩子存在失败

许多父母会高估自己的孩子,认为他一定是是天才,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

可你知道吗?天才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普通的聪明人也只有2%而已!

98%的几率,孩子只是个普通人,连普通的聪明人都称不上!

请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你的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注定是平凡的,也注定会遭遇到生活和学习的不得志,甚至是失败。

每个人都有平凡和失败的权利,孩子也不例外。

面对一个考试考砸了的孩子,如果你劈头盖脸地骂他一顿,他只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仅停留在成绩上,孩子就容易变得焦虑。

正确的做法是温柔而坚定地跟他说:
至少比上次考得有进步了呢,让我们一起分析这些错题,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比这次更好。
孩子听到你的话,就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你的温柔告诉他,就算失败了父母也是爱你的;

你的坚定告诉他,父母始终都相信你能做到更好。

从小就被温柔而又坚定地对待的孩子,在将来的人生之路上,就会无惧失败,笑对困难。


别总否定你的孩子

尊重才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曾经在少年犯管教所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显示:
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曾遭受过父母的语言伤害。轻则否定批判,重则咒骂羞辱。

一位少年犯曾曝光过他的童年生活:

12岁爸妈离婚,妈妈带着自己一个人生活。

生活的重担压垮了母亲,她开始咒骂孩子出气,在妈妈眼里,12岁的少年就是“和你爸一样的废物”。

慢慢地,他学会了叛逆,开始和妈妈对着干,开始把在妈妈身上受到的气撒到比自己弱小的人身上,进而一失足成千古恨。

父母的否定,让孩子变得自卑、变得暴力、甚至反社会。

他的内心就像是一个永远都填不满的黑洞,没有自尊、也没有温暖,只有无尽的谩骂,像一颗破败不堪的灵魂。

文学家胡适曾在《我的母亲》中写道:
我的母亲气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情感的话。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对孩子来说,父母对自己的尊重,是他长大后为人处世宽容和气的源头;

而对父母来说,对孩子尊重和认可,是一生的必修课。

我们养育孩子的初衷,分明是想让他快乐健康地成长。

可到了上小学后,怎么就变成你必须考出好成绩,你才是我的好孩子了呢?

诗人纪伯伦在《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中写道: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请相信

每个孩子生来优秀

只不过有的孩子优秀来得慢了一些

需要父母和老师更多的耐心和等待


● 编辑 : 杨琳娜
● 发布 : 娜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 770772751#qq.com (#改为@)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河南教师,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慧育首页 慧育文选 财经直播头条聚焦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