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雪松专栏 | 守 望

摘要:(串讲人) :楚都淅川,历来崇学重教,文风兴盛。三千年的璀璨文明,不仅为这片土地积淀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滋养着一代代躬耕不辍的教育人,于传承与创新中续写师者大爱……

1

  (串讲人):楚都淅川,历来崇学重教,文风兴盛。三千年的璀璨文明,不仅为这片土地积淀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滋养着一代代躬耕不辍的教育人,于传承与创新中续写师者大爱,于奉献与守望中见证教育发展。

  (老教师个人代表):我叫陈占营,从事教育工作近40年了,马上就要退休了,您还别说,这心里啊还真有些舍不得。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学校只有几间漏雨的土坯房,自制的土漆黑板,部分学生还因为家境贫困一度要辍学,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流泪了。于是,我一次次的翻山越岭来到学生家中,与家长谈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知识,才能让孩子们有机会走出大山。重新走进教室的孩子们带着对老师的感激和对未来的信心,勤奋努力,终于圆梦大学。如今,学生们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我的心里那个高兴啊!

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们这群60后就要离开这块钟爱一生的三尺讲台了,但我们骄傲,我们用最朴素的手摇铃声和竹板戒尺为淅川培养出南阳地区少有的本科生以及大批建设人才;我们骄傲,我们是光荣的人民教师!

  先锋力量:追溯历史 我们谱写岁月无悔的华章(大屏幕展示)

  (老教师集体)合:我们,是先驱者,也是引路人。

  我们用毕生心血守望着大山里的苦命娃娃,

  我们,是老一辈淅川教育人!

3

  (串讲人)教育的发展,需要开拓者,也离不开持之以恒的探索者。在淅川,就有着这样一批骨干教师。我们以高尚的师德情怀、精湛的业务水平撑起向上的脊梁,我们是淅川教育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中坚力量:立足当下 我们挺起淅川教育的脊梁(大屏幕展示)

  (中年教师个人代表):我是一名80后,我的父母都是老师。小时候,我对他们的认知是仿佛永远也改不完的作业试卷;是教室外因等不到他们下班而睡着在冰凉地板的小小泪脸;是清贫节俭和严厉刻板。长大后,我也做了老师。我才明白: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4

  校全景照2017年7月之前

  是啊!我们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从矮小的青砖瓦房到宽敞明亮的大教室;从视若“宝贝”的录音机到多媒体信息技术;从免收学费到免费午餐;从填鸭式到合作探究式学习;从应试教育到立德树人,我们用铁笔蜡纸和手推油印试卷为国家输送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中年教师集体)合:我们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

  我们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串讲人):如果说老教师像灯塔,中年教师像脊梁,那么青年教师就像是浪潮,有着一往无前的冲劲儿,为淅川教育注入充满生机的源头活水。

  新生力量:展望未来 我们掀起青出于蓝的后浪(大屏幕展示)

  (青年教师个人代表):我们朝气蓬勃、活力四射;我们惜时如金、不畏艰辛;我们虚心求教,善于思考;我们长于合作,善于沟通;我们忠于梦想,不忘初心。

5

  我们生逢盛世,承载未来。我们时刻谨记习总书记的嘱托:

  (青年教师集体)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

  思维要新,视野要广,

  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我们是新时期淅川教育的希望!

  (老教师个人代表):淅川教育曾经一度滞后、一度尴尬,有些家长宁肯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也要让孩子外出求学。

6

  (中年教师个人代表):今日淅川,已经成为全省教育发展的翘楚。2023年我县12位学生升入清华北大,近三千名学子升入一本院校,完美诠释“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老)我们经验丰富,(中)我们功底扎实,(青)我们精力充沛;

  (老)学生怕我,(中)学生敬我,(青)学生爱我;

  (老教师集体)我们是“牛铃戒尺”,(中年教师集体)我们是“油墨试卷”,(青年教师集体)我们是“火红的太阳”,(全体合)我们的名字叫“人民教师!”

7

校全景照2017年7月之后

  让我们高举右拳,庄严宣誓:

  (全体教师)合:“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为教育发展、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努力奋斗!”

8

  作者简介:

  全雪松,河南省淅川县第一初级中学语文教师。性情温和、待人真诚、热爱生活,喜欢音乐文字和运动。最欣赏的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微信图片_20230326150405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