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 于秀青:父 亲

摘要:父亲 深夜,我似睡非睡,看到父亲还穿着他最爱的绿军装,骑着他那辆只剩下车轮和车架的破自行车走进家门。还没等他从车上下来,我急忙走过去喊道:“爹,你在哪儿了,这么长时……

父 亲

  深夜,我似睡非睡,看到父亲还穿着他最爱的绿军装,骑着他那辆只剩下车轮和车架的破自行车走进家门。还没等他从车上下来,我急忙走过去喊道:“爹,你在哪儿了,这么长时间也不回家?原来你真的还活着!怎么也不往家里打个电话呀?”

  没有听到父亲的回答,我从梦中惊醒,泪水已打湿枕巾,多希望这梦能再做得长点,多希望能再听听父亲的声音,多希望能再看看父亲慈祥的面孔。直至天亮未能入睡,与父亲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

1

  父亲走了已将近十个年头了。记得很清楚,那是正月十二的晚上,天阴沉沉的,特别冷,我早早地钻进了被窝。九点半左右一个同事打来电话说“你父亲晕倒了,给家里打电话一直没人接,你别慌,已经叫救护车了。”

  我赶紧联系弟弟,弟弟开车直接去父亲出事地点,我和老公直接赶往医院。好不容易等来救护车见到父亲,当时已经半个身子不能动了,大小便失禁,还一直吐,庆幸的是神志清楚,还能说话。

  在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医生说:“因出血量太多,咱县医院做不了这个手术,你们转院吧,这是市人民医院的电话,你们赶紧打电话联系救护车,这病耽误不得!”

  一分钟、两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救护车终于来了。父亲、弟弟和我一起上了救护车,一路上父亲一直念叨着:“儿子,刚才在医院是你姐拿的钱,一定要把钱给你姐,咱现在日子也好过点了,不能总是麻烦你姐!”

  一路上父亲的嘴几乎没停,但明显感觉到他已经开始神志模糊了,说话颠三倒四的,有些话能重复好多遍。终于到医院了,亲手把父亲送进手术室,但这时候父亲已经不说话了,或许是累了睡着了;或许是病情加重了。我宁愿相信前者。

2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又是漫长的等待,直到凌晨六点左右,父亲被推出了手术室,当时身上、头上插满了管子!医生说“现在病人还是昏迷状态,需要休息,估计明天或后天能醒过来。”

  但父亲却永远也没有醒过来,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二十多天,受了二十多天的罪,最终还是走了,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思念!更巧的是父亲走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从此我再无生日,我想这是父亲怕我把他给忘了吧!父亲的每个七数都是星期日,我想这也是父亲的安排吧!因为他知道我工作忙,安排在周日我就不用请假了!这就是我的父亲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为我着想!

  父亲没有什么文化。他自己说他是小学毕业,但每当家里卖了粮食,看到他拿个树枝在地上画半天也算不出来该卖多少钱?我总是嘲笑他说:“你不是小学毕业吗?怎么连乘法都不会算?”父亲挠挠头说:“我上学时文化大革命,在学校经常写老师的大字报,根本没学习。”

  就是这样一位没有文化的父亲,对我和弟弟的学习却格外重视。他会隔三差五地到学校找到老师问问我们姐弟俩的学习情况;他还会隔三差五地把老师请到家里,备上点小酒,边喝边聊我们俩的学习。

  年幼的我当时很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还经常因此事跟他吵架:“别的家长都不去学校找老师,你为什么去?别的家长都不请老师喝酒,你为什么要请?”父亲总是生气地说:“小孩子家,你懂什么?”直到后来做了母亲,才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父亲永远支持我的学习。过去家里非常穷,记得在我三年级的时候,家里的三间老房子实在不能主住人了,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盖了五间新房。当时父亲就说:“将来卖了房子也要供闺女上学”。只要是学校里让交钱,父亲从来没有迟疑过。记得上初中时,学校组织学生去开封相国寺旅游,门票、车费共十块钱,这对于没有出过远门的我诱惑很大,非常非常想去。但深知家里条件不允许,就没报名。

  放学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为什么不去?”我说:“太浪费时间了,不想去。”老师说:“你的家长很关心你的学习,到家给你爸说说,会让你去的。”吃饭时,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爽快地说:“去,为什么不去,这么好的机会。”放下碗筷父亲就出去了,一会儿拿着十块钱回来了说道:“青儿,给你下午到学校交给老师。”原来父亲是出去借钱了,拿着这十块钱我觉得它很重很重,因为这里面是满满的父爱。

3

  父亲还是个热心肠,邻里乡亲修房盖屋总有他的身影。过去农民家里盖房子打地基是项体力活,周围四个人抬着一块大石头,父亲在中间扶着石头,嘴里喊着号子,对面走来个人或看到某种事物,父亲能立马编个顺口溜并唱出来,工友们在笑声中干活既轻松又愉快。父亲的这项工作不太费力,但是必不可少,当时觉得父亲特神气。

  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雨果说它是“最伟大的平等,最伟大的自由”,这是对死者而言,对失去了亲人的生者们来说,这永远是难以接受的事实。尤其是遇到困难时、受到委屈时,常常想父亲在该有多好啊!他一定会告诉我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一定不舍得我受一丁点委屈。

  没想到那夜的医院之行成了永别,从此,我再没了父亲。

4

  作者简介:

  于秀青,河南省汤阴县文王小学语文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事热情随和,对学生关心爱护!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