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敏专栏 | 无有所碍,无有所限
摘要:无有所碍,无有所限 ——读玛丽·奥斯汀《无界之地》 慧育在线: 置身于广袤的沙漠中,置身于混沌的无界之地,人的视角、感受都将大为不同,在与无边天地的对照中,自我以及周遭的生命…… |
无有所碍,无有所限
——读玛丽·奥斯汀《无界之地》
慧育在线:置身于广袤的沙漠中,置身于混沌的无界之地,人的视角、感受都将大为不同,在与无边天地的对照中,自我以及周遭的生命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然而直面的时刻,便有坚毅的力量自血液中升起.读着的我,始终怀着肃穆,怀着敬畏,怀着深沉的思索.
在荒漠中游走的流浪女,冲破了文明社会所有条条和框框,与自然相处,与大漠相处,与牧羊人相处,以一已的能量抵御着风沙,抵御着孤独,抵御着已知和未知的风险和命运,依随自己的心性不羁地奔跑,自由地流动,自然地相爱和繁衍,然而其行迹终究不可捕捉,已然属于大漠的生命,在长期的磨砺中消解了性别的界限,已无法被放置于世俗的框架之中,只有追随着大漠的风,自由出没,此时彼地,地下天上,活出洒脱粗砺而又不羁的姿态."她是流浪女.就是这样.她已经脱离所有社会既定的价值观念,知道什么时候最好的机会来临,并且能够抓住它.像我相信的那样去工作,像流浪女证明的那样去爱……流浪女抓住的是事物的本质,没有包装和骗局."清冷孤独的牧羊人,在与羊群相依为命的漫长时空中,与麋鹿,与羚羊,与郊狼亦产生了心灵的默契,你难以想象,"一个牧人和一头郊狼之间的爱是永远不会丧失的."然而同处于一片广漠中,当生命变得稀缺,变得罕见,那些顽强的幸存者便因着相同的血质而彼此怜惜,无论他是人,是动物,是植物,还是山川大地,"他与拥挤的群山融洽无间,与群星交谈",久而久之,他觉察到自己与羚羊之间的相互友善,他们凭借"野性的感觉"默默感知着,意识到对方就在附近,"他们无言地互相陪伴着,用彼此理解的方式默默地帮助着对方."羚羊领他找到最好的牧场,他不让羊群搅浑泉水,直到羚羊喝完.当有一日,他看到羚羊和郊狼被猎杀,他就只有"一个劲儿地躺在草丛中哭泣"了……生命,在一个牧羊人爱着的心灵里都还原成了生命,好恶善恶都已不存,粗砺中浸润的温存,却长久地打动人心.
貌似贫瘠的土地,孕育着求索的冲动,亦勃发着爱的欲望,那不绝而来的淘金者终能躲过米涅塔的魔咒吗?那历经了无数悲辛的孤苦女人,终能抵挡住爱情的诱惑吗?坚忍执着的土著印第安姑娘和天生优越的白人探险者之间的爱情终能长久吗?那于意外中诞生的生命,又将延续怎样的磨难?那漫无边际的莫哈韦大沙漠上,还将演绎多少的爱恨情仇?也许,这无边的荒野是天然属于土著的,在远离文明的长久磨砺中,他们发展了天性的直觉,"在风暴来临的前几天,女孩就以印第安人的方式感觉到了."而且她知道风会吹上三天,"我不知道她怎么知道的,但是她知道.她不停地弯起手指向我显示有多少天."在许多个特殊的瞬间,他们与天地相通.然而,他们还是被文明抛弃和遗忘了.在将白人送出无界之地、看到白人眼中放射出希望之光的刹那,爱着的印第安姑娘却已是黯然神伤了."开垦地意味着她的印第安世界的边缘.""在土奎那,在荒凉的峡谷里,收获微薄的草原上,她知道生存之道,可在肥沃的、灌溉充足的田里,等他们到达开垦地时,除非加文接受她,她必须回去."她与开垦地的对望,也是原始与文明的对望.文明,使人类欲望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满足,亦使人类丢失了血液中真挚、淳朴的东西,包括情感,而这带给印第安姑娘的,只有受伤.
然而大漠,终会覆盖这一切.一切的发生在这里仿佛都带着宿命的味道,一切的发生,仿佛又都微不足道.更多的时候,在这一望无际的广漠中,没有东西,哪怕是一个活动的人影会进入视线.沙漠吞噬了一切,人与沙漠的较量,几乎可以用绝望来形容.
这是一片荒野,是"边界不存在的地方",印第安语即"无界之地",在这里,"每个部落之间和部落中家庭之间的界限根据自然的地标明确划定,它们是山峰、山顶、溪涧和从内华达山脚下开始的向东绵延的水潭湖泊."逻辑上延伸到科罗拉多峡谷的边界.当读到这里,我想起几年前穿行于莫哈韦大沙漠去游览科罗拉多大峡谷,想起从拉斯维加斯奔洛杉矶路过死亡谷时导游顺手指给我们看,漫无边际的荒漠中,我没有看到太多的生存迹象.而在玛丽·奥斯汀的笔下,在大漠的深处,依然有着不为人知却悄然发生着的人类生态."在那里,良知的界限瓦解,没有常规,行为没有意义,只要为了满足你的欲望,几乎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大自然本身用隐秘的方式不让你看到它的真面目."有些地方,则至今无法进入,考验着人类挑战的极限."总的来说,不要听信任何人说自己非常了解无界之地这个国度.很多人在证明这个危险之地的过程中丧失了性命,现在有向导竿和熟悉的水潭,穿过这个地区是可能的了,但是最神秘的部分依然封锁着,无人抵达,或者最多只有一些流浪到边远处的印第安人、牧羊人或挖掘财富的人知道."大漠苍茫辽阔又深不可测,也许只有置身其中,长相守候,才能妥帖融入,获得超然的视角和独特的感悟,也许,只有跳出琐碎,将人生放置于阔大的背景中,才能无有所碍,无有所限,伸展自由.(摘自"漫漫经典情"丛书《自然卷:安然,安在》,陈艳敏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20年1月第1版第1次)
作者简介:
陈艳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著有散文集《紫竹笔记:我的园子,我的花》,"漫漫经典情"丛书《哲学卷:觉知,觉醒》《自然卷:安然,安在》《艺术卷:美轮,美奂》《文学卷:且行,且歌》,"书之爱"系列丛书《书中岁月》《纸上情怀》,"书文化"系列丛书"《书与人:随遇而读,自在欢喜》《书与城:家的记忆,生命的河》《书与生活:锦上添花,生活很美》《书与艺术:为美而生,与美同在》,"笺边琐记"系列丛书《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光》《那些地方》,《读懂美国:行走在现实与书本之间》等.有作品入选《语文主题学习》《师心有痕》《师者行吟》《师意盎然》.同时修习国画,作品入选"首届中国作家书画展"等.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朤朤 / 陌语 / 沈晓沫
● 发布 : 小威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